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达飞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威海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农村
  • 2篇农村留守
  • 2篇农村留守儿童
  • 2篇欺凌
  • 2篇留守
  • 2篇留守儿童
  • 2篇儿童
  • 1篇性别角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组织
  • 1篇中小学教师
  • 1篇小学教师
  • 1篇联盟
  • 1篇教育
  • 1篇警觉
  • 1篇卷入
  • 1篇角色
  • 1篇教师
  • 1篇教学

机构

  • 5篇威海职业学院
  • 4篇鲁东大学

作者

  • 5篇冯达飞
  • 1篇张香兰
  • 1篇毕宪顺
  • 1篇曹文

传媒

  • 1篇山西农经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预防青少年犯...
  • 1篇青少年研究与...
  • 1篇青少年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英国社会组织反网络欺凌实践研究——以“反欺凌联盟”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校园欺凌扩展到虚拟空间,中小学网络欺凌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据此,各国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保护本国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欺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使得本国网络欺凌发生率近三年来逐年降低。其中以"反欺凌联盟"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收效明显。以网络欺凌为切入点,在梳理"反欺凌联盟"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其为防治网络欺凌进行的实践。通过对域外相关做法的考察,以期为寻求我国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的解决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冯达飞
关键词:社会组织
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应运而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十分普遍。父亲作为子女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性别角色意识、社会化发展、人际情感、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等方面,论述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剖析内在原因,在文末对父亲缺位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冯达飞
关键词: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教育的美丽冒险:“弱式”教学的可能与实现被引量:2
2022年
受确定性强式教学思维影响,标准化的教学程序导致师生关系非对等存在,个体价值的关照不足;僵死的教学统治逻辑,造成强制化教学方式滥用,教学冲突增加;强予的知识传递过程致使教育情感功能缺失、情感价值淡化等危机。教学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测,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实践活动。从弱式思维审视入手,教学具有确证主体本质,促进个体价值生成;尊重超越力量,拓展生存发展状态;追认复杂性存在,实现人性幸福完满的可能。转向弱式的教学,要以事件教学法唤醒学生主体性,以平等性弱化偏倚的师生关系,以真诚性弱化强予的教学情境,在知情并进中拥抱世界的意义。
于辉冯达飞毕宪顺
关键词:不确定性
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发生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对欺凌卷入者及中小学教师的访谈被引量:3
2020年
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是当前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厘清其影响因素是出台有效防治对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深入访谈5名中小学教师及10名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农村留守儿童发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家庭方面。家庭监护乏力,关爱匮乏,经济收入低,家庭结构不完整。其次,学校方面。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较少,欺凌事件处置措施缺乏针对性,对欺凌行为惩戒不足,教师缺乏干预欺凌的专业素养。再次,个人方面。部分存在性格缺陷、生活习惯不佳、学业成绩不良以及校园欺凌认知匮乏等特征的留守儿童更易成为欺凌卷入者。
冯达飞冯达飞张香兰曹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警觉与时间期待效应综述
2016年
注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警觉作为注意的一个子系统,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时间期待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大量研究中报告的关于警觉和时间期待效应的实验结果也十分类似。时间期待的建立过程中涉及警觉水平的提高。
冯达飞
关键词:警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