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动期与缓解期手术对克罗恩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的克罗恩病(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情况,并加以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因CD相关并发症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缓解期CD(47例)与活动期CD(43例)患者术后内镜复发、临床复发、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花费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9%和51.2%,X2=6.979)、拆线时间(t=4.124)、术后住院时间(t=8.837)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1年累计内镜下复发率分别为8.5%和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5,P=0.032),术后2、3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缓解期C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口愈合快,住院天数短,住院花费少,且术后早期内镜下复发率低;但疾病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CD患者在术后远期复发率方面没有差异。
- 左芦根李毅王宏刚朱维铭曹磊张伟龚剑峰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CROHN病结肠切除术复发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致肠梗阻1例被引量:3
- 2010年
- 沈波汪志明曹磊林海冠朱维铭李宁
- 关键词:肠梗阻
- 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克罗恩病(CD)术后并发结核杆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病人术前均有较长时间的激素、硫唑嘌呤(AZA)和英夫利西(IFX)治疗史,术后使用AZA和IFX维持治疗。明确结核杆菌感染后,停用AZA和IFX,改用肠内营养(EN)维持CD缓解,同时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结果:9例病人均为肺结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主要通过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痰结核杆菌PCR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经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均得以治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在抗结核治疗期间,CD内镜复发率为22.2%,无临床复发,经全肠内营养(TEN)治疗后,内镜下Rutgeert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结核杆菌感染后,9例病人的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升高,CD活动指数(CDAI)和C-反应蛋白(CRP)稍有升高。结论:CD病人在术后维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ESR明显升高,但CDAI和CRP无明显增高,须考虑有结核杆菌感染的可能。诊断明确后,停用AZA和IFX,改用EN维持CD缓解,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
- 苏化张伟曹磊朱维铭
- 关键词:克罗恩病复发结核杆菌感染肺结核肠内营养
- 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05年
- 曹磊江志伟
- 关键词:大肠癌手术化疗放疗
- 肠内营养与英夫利西单抗诱导中重度克罗恩病缓解的疗效及成本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中重度克罗恩病(CD)诱导缓解治疗中,英夫利西单抗(IFX)与肠内营养(EN)的疗效及成本。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案,入选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的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随机分为IFX组及EN组,分别以IFX、EN诱导缓解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诱导缓解率、诱导缓解时间、治疗成本及达到诱导缓解时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150分定义为疾病缓解,221—450分为中度活动期、〉450分为重度活动期。生活质量评估使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结果EN组入选52例,IFX组48例。EN组患者诱导缓解率低于IFX组[67.3%(35/52)比87.5%(42/48),P=0.017]。IFX组平均诱导缓解时间短于EN组[(11.00±8.35)d比(33.94±14.60)d,P〈0.001]。达到诱导缓解时,两组平均诱导缓解所需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EN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BMI)提高值大于IFX组[(1.32±0.29)kg/m2比(0.51±0.07)kg/m2,P〈0.001];IFX组IBDQ评分升高值大于EN组[(42.74±27.50)分比(7.57±22.77)分,P〈0。001]。对于CDAI〈280分的患者,使用EN与IFX诱导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24/28)比81.8%(18/22),P=0.718],而EN诱导缓解的费用显著低于IFX组[(1.61±0.59)万形例比(2.29±1.19)万影例,P=0.021]。对于CDAII〉280分的患者,IFX组诱导缓解率显著高于EN组[92.3%(24/26)比45.8%(11/24),P〈0.001],两组治疗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3±2.75)万形例比(3.26±O.21)万形例,P=0.739]。结论对于中等严重度的患者(CDAI〈280分),使用EN治疗可以较低的治疗费用获得与IFX相当的诱导缓解率。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CDAI≥280分),使用IFX可以取得比EN更高的诱导缓解率,此时使用EN的治疗费用并�
- 朱维铭左芦根李毅曹磊张伟谷云飞胥明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CROHN病肠道营养英夫利西单抗
- 骶尾部肿瘤合并放射性乙状结肠直肠损伤一例
- 2007年
- 患者男性,46岁,因“骶尾部恶性间质瘤切除及放疗术后,反复腹痛、腹泻伴脓血便10个月余”于2004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12月28日因“骶尾部肿瘤”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大小约16cm×15cm,与骨盆粘连紧密,分离中出血多。遂行肿瘤大部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梭形细胞肿瘤,部分区域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并有中度异形性,结合肿瘤大小及免疫组化结果,
- 曹磊李宁
- 关键词:骶尾部肿瘤直肠损伤乙状结肠放射性梭形细胞肿瘤恶性间质瘤
- 克罗恩病的营养支持治疗被引量:3
- 2016年
- 营养支持治疗是克罗恩病(CD)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纠正营养不良、诱导活动期疾病缓解和围手术期处理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CD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广受关注,本中心在系统性应用营养支持治疗CD,尤其是应用EN行CD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CD术前营养治疗指征、治疗疗效、治疗终点以及可能的机制等作一概述,以期为提高CD术前优化处理水平、规范术前营养治疗有所裨益。
- 葛媛媛李毅龚剑峰郭振曹磊朱维铭黎介寿
- 关键词:CROHN病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
- 克罗恩病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背景:克罗恩病(CD)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IASCs)的处理棘手,其预防对于术后CD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尚缺乏分析CD术后并发IASCs危险因素的大样本研究。目的:分析CD术后并发IASCs的危险因素,为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2014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因CD并发症接受手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分为IASCs组和非IASCs组,选择30个相关影响因素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并发IASCs的危险因素。结果:716例次手术纳入分析,IASCs发生率为5.7%(4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肠切除一期吻合术(OR=1.656,95%CI:1.261~3.279)、术前白蛋白<30 g/L(OR=1.457,95%CI:1.152~2.368)、术前CRP>10 mg/L(OR=8.641,95%CI:3.376~16.364)、术前激素≥3个月(OR=3.785,95%CI:1.237~4.671)和术中合并腹腔脓肿/感染(OR=1.784,95%CI:1.155~3.826)是CD患者术后并发IASCs的独立危险因素,肠造口术(OR=0.125,95%CI:0.062~0.561)和术前肠内营养≥1个月(OR=0.147,95%CI:0.078~0.781)则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营养不良、疾病处于活动期和术前使用激素时间过长是CD术后并发IASCs的危险因素,合并上述危险因素者应尽量避免手术;如必须手术,则应选择肠造口术,避免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术前合理使用肠内营养有望减少术后IASCs的发生。
- 左芦根朱维铭李毅龚剑峰龚剑峰顾立立曹磊黎介寿
- 关键词:CROHN病LOGISTIC模型
- 克罗恩病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筛查克罗恩病(CD)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方法,对118例CD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CD活动指数(CDAI)将其分为临床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对比各组间营养风险发生率的差异。结果:CD住院病人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5.4%。其中临床缓解期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8.7%,轻度活动期病人为85.7%,中度活动期病人为88.2%,重度活动期为100%。临床缓解期与各活动期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住院病人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发生率,活动期CD病人较缓解期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更高。
- 曹磊朱维铭李毅张伟李宁
- 关键词:克罗恩病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支持
- 克罗恩病伴空肠-乙状结肠内瘘病人肠内营养通道的建立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曹磊李幼生王少华汪志明李宁黎介寿
- 关键词:克罗恩病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