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危险
  • 1篇心血管危险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危险因素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体脂
  • 1篇体脂百分比
  • 1篇体脂分布
  • 1篇腹部
  • 1篇百分比
  • 1篇2型糖尿
  • 1篇2型糖尿病
  • 1篇2型糖尿病患...
  • 1篇病患

机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艾比拜玉素甫
  • 1篇朱筠
  • 1篇高春燕
  • 1篇殷小红
  • 1篇熊艳
  • 1篇王小春

传媒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分布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55例T2DM患者行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体脂百分比(PBF)测量,同时测量空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W)、身高(H)、腰围(WC)、臀围(H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对体脂参数与代谢危险因素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无论男女,腹部内脏型肥胖(VFO)的BMI水平高于腹部皮下型肥胖(SFO),男性VFO的TG水平高于SFO。女性患者PBF、TC及LDL-C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少数民族男性患者VA、PBF显著高于汉族男性。在校正年龄、病程、BMI后,女性患者WHR与DBP呈正相关,PBF与LDL-C呈正相关。男性患者的BMI与SBP、VA与DBP、VA与PBF和HDL-C有关联;女性患者的BMI与SBP、WHR与DBP有关联。结论 T2DM患者体脂分布均以腹型肥胖为主,尤其是以VFO为特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不仅与体脂水平增加有关,更与VFO有关,且存在性别、族别差异。
殷小红朱筠高春燕艾比拜玉素甫王小春熊艳
关键词:体脂百分比心血管危险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