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净雨

作品数:31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电影
  • 10篇叙事
  • 3篇叙事策略
  • 3篇线性叙事
  • 3篇媒介
  • 3篇美学
  • 3篇非线性叙事
  • 2篇导演
  • 2篇电影改编
  • 2篇动画
  • 2篇学府
  • 2篇影视
  • 2篇影视产业
  • 2篇影像
  • 2篇游戏
  • 2篇身体
  • 2篇视觉
  • 2篇思维
  • 2篇他者
  • 2篇逃逸

机构

  • 30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30篇张净雨
  • 1篇黄望莉
  • 1篇杨帆
  • 1篇鲁薇

传媒

  • 18篇当代电影
  • 5篇电影艺术
  • 1篇当代电视
  • 1篇戏剧之家
  • 1篇艺术评论
  • 1篇当代动画
  • 1篇电影理论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发展趋势论坛”综述被引量:2
2020年
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与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为高校影视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9年12月17日,作为第八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主体活动之一的"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发展趋势论坛"在成都举办。围绕论坛主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张宗伟教授、西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张阿利教授、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教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教授。
张净雨
关键词:教育发展趋势媒介技术广播影视影视产业
《全民目击》:“和谐”文本的类型改造与叙事迷局被引量:2
2014年
由非行编剧、导演的影片《全民目击》是一部融合了商业、艺术、官方多方诉求的"和谐文本"。本文从类型与叙事策略两大方面入手,分析论述了《全民目击》将多层面且矛盾性的主旨缝合在一起的创作方法 :首先是基于语境,选对类型,并根据传播需求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其次是通过多视角非线性的叙事策略实现中国化"谜题叙事"改造,铺设悬念与制造突转,从而在戏剧化的叙事结构中通过建构不同视角,达到多方意识形态的认同及整合。
张净雨
关键词:犯罪片非线性叙事
虚实之间:中国新力量导演电影作品中模糊的真实性被引量:3
2023年
成长于沉浸媒介的新力量导演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兼具剧情片与纪录片属性的电影。他们借鉴“纪录剧情片”“自反式纪录片”“参与式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从镜头背后的创作者成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将现实世界的元素引入“元电影”的嵌套结构,打破创作者、角色与观众的界限,通过多元且矛盾的身份设置,在承载不同真相的叙述层面进行越界叙事,从而建构了一个复杂、多元且扑朔迷离的媒介现实世界。这些作品放弃了电影再现现实的神话,转而呈现媒介再现现实的机制,挑战了纪录片与剧情片泾渭分明的概念,以模糊的真实性回应了当下的媒介现实。
张净雨
他者之镜:当代巴西动画电影的文本叙事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巴西动画电影于近五年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凭借有别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民族寓言式表达,巴西动画电影不仅走出国门,更是获得了世界观众的认可。本文以拍摄于2013年的三部巴西长片动画《男孩和世界》《里约2096:爱与骚动的故事》《直到萨伯尼亚将我们分开》为例,分别从题材与主题、叙事结构和视听语言三方面,结合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民族寓言理论,分析了当代巴西动画电影的民族寓言特性。通过将民族差异化特质和世界普适性表达结合在一起,巴西动画电影成功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目的。
张净雨
关键词:叙事策略
组装的艺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中的“组合”创意思维
2025年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创作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从语言学“聚合”和“组合”概念出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体现出独特的组装思维:在无限聚合的数据库中进行具象化呈现,并通过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建构确定的组合。在制作系统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组装式创作呈现人人组装、人机组装、软件组装等多维合作方式。在文本系统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像艺术的组装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通过不同媒介材质的组装与合成突破表现边界;通过内容元素的合成构建视觉奇观;通过风格转绘和多元艺术风格的混搭实现美学创新。这种组装思维既继承了传统影像艺术的拼贴创作特征,又体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艺术创新。
张净雨杨帆
关键词:组合思维
媒介饱和语境下对数字电影美学的思考被引量:16
2012年
大约五年前,一个颇有前途的电影人在我执教的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导演课上试探性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我们这一代的电影人来说,《公民凯恩》、《金刚》、《搜索者》和《死吻》这类电影的节奏实在太慢。"这种对于经典电影的漠然与抵触让我惊讶无比,于是我尽可能地用外交辞令来表达我对此观点的异议。然而他的言论却又让我陷入沉思:或许,
罗伯特.罗森黄望莉张净雨
关键词:电影美学语境媒介《公民凯恩》《金刚》经典电影
《浴火之路》:打拐题材电影的“爽感”叙事
2024年
《浴火之路》是一部聚焦“打拐”的影片,但不同于同类现实题材作品,导演五百与编剧尚可采用爽感叙事的方法,对现实题材进行了理想化书写,将受害者变身英雄侠客,寻子路变成复仇之旅。影片通过公路、西部、动作和悬疑等类型元素的叠加,愤怒、友情、爱情等情绪的溢出,快节奏动作设计与狂欢化视听语言,为观众提供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与知觉快感,并通过超现实设定规避了现实逻辑的疏漏,发挥“爽片”的疗愈机制,为观众带来了欲望的满足与情绪的宣泄。
张净雨
美国学府影视专业教育概谈
<正>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跨媒介影视艺术的勃兴,影视产业化的完善,市场对于专业影视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曾处于边缘状态的影视专业逐渐受到了综合类大学及艺术学院的重视。然而,影视艺术集工业性、商业性、艺术性、社会性等多...
张净雨
艺术地模仿——重拍片叙事策略浅析
2016年
一切伟大的电影都是"重拍片"——泰·加尼特(《替身》1937年)2015年无疑是国产电影的胜利年。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四部电影票房突破十亿。与此同时,这几部影片又皆被指责为抄袭之作:《夏洛特烦恼》被指抄袭科波拉旧作《佩姬苏要出嫁》,《港》被质疑抄袭《预产期》,《捉妖记》被指和《驯龙高手》相似,《煎饼侠》的创意和结构被指照搬《包芬格计划》[1]。这里所谓"抄袭",换个说法,涉及的是重拍片"模仿"问题。
张净雨
关键词:科波拉叙事文本叙事元素费穆
空间叙事思维与叙事空间特色——近年中国奇幻片的空间叙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立足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工业与产业萌生的新趋势——超级IP跨媒介产业链开发与虚拟现实技术勃兴的新语境,以近期系列品牌奇幻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当下中国本土奇幻片"空间先行"的创意模式与空间叙事策略,并归纳出以虚拟现实体验为导向、全产业链跨媒介叙事为目的的奇幻片所呈现出的碎片化的后现代历史空间、电子游戏式的闯关空间、沉浸式的体感空间三大叙事空间特色。
张净雨
关键词:空间叙事叙事空间游戏空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