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乐乐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泡菜
  • 3篇ARDRA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真菌
  • 2篇窖龄
  • 2篇窖泥
  • 2篇克隆文库
  • 2篇发酵
  • 2篇放线菌
  • 2篇PCR研究
  • 1篇真菌多样性
  • 1篇真菌群落
  • 1篇泡菜生产
  • 1篇群落
  • 1篇细菌
  • 1篇发酵过程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食品发...

作者

  • 5篇裴乐乐
  • 4篇张文学
  • 3篇罗青春
  • 2篇吴正云
  • 2篇孟霞
  • 1篇刘超兰
  • 1篇陈功
  • 1篇杨婧
  • 1篇张亚豪
  • 1篇张安

传媒

  • 3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酿酒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窖龄窖泥中放线菌的荧光定量PCR研究
放线菌是窖泥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的重要功能菌,其存在可能促进浓香型白酒主体香味物质的形成。本研究为了探究不同窖龄窖泥中放线菌的变化规律,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两个知名酒厂窖龄分别为5年、20年、50年和1年、20年...
裴乐乐罗青春吴正云张文学
关键词:窖泥放线菌荧光定量PCR
规模化发酵泡菜生产中的真菌多样性被引量:7
2015年
四川泡菜是四川省四大腌菜之一,为了解其真菌多样性,采用构建18SrRNA文库及ARDRA分型分析,对萝卜、豇豆、青菜和榨菜四种不同原料泡菜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724个阳性克隆子分布于9个类群,萝卜、豇豆、青菜和榨菜的主要优势菌分别为:Debaryomyces;Debaryomyces和Starmerella;Debaryomyces;Starmerella,Debaryomyces和Candida。检测到的次生优势菌有Zygosaccharomyces,Pichia,Halophytophthora等。此研究结果揭示四川泡菜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反映不同原料泡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差异性,可为揭示泡菜发酵机理、风味因子的形成机制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罗青春裴乐乐梁会朋杨婧吴正云张文学
关键词:泡菜真菌克隆文库ARDRA
不同原料四川发酵泡菜的细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四川泡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发酵蔬菜制品,为了解其细菌多样性,采用构建16SrRNA基因文库及ARDRA分型分析,对榨菜、萝卜、豇豆和青菜4种不同原料泡菜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657个阳性克隆子分布于28个属,榨菜、萝卜、豇豆和青菜的主要优势菌分别为Lactobacillus和Halomonas;Lactobacillus,Halanaerobium和Halomonas;Unclassified Rhodobacteracea,Lactobacillus,Halomonas,Chromohalobacter和Halanaerobium;Unclassified Rhodobacteraceae,Halomonas,Marinobacter和Salegentibacter。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泡菜的细菌多样性,反映了不同原料四川泡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差异性,为进一步探究泡菜风味成分的形成机制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裴乐乐罗青春孟霞梁会朋陈功张文学
关键词:泡菜细菌克隆文库ARDRA
不同窖龄窖泥中放线菌的荧光定量PCR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放线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发酵窖泥中普遍存在。为了探究不同窖龄窖泥中放线菌的变化规律,选取了两个知名酒厂窖龄分别为5年、20年、50年和1年、20年、50年的窖泥样品,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窖泥中放线菌的原始Copies数。结果表明,同一酒厂相同窖龄的不同窖池窖泥中,放线菌数量较为接近。随着窖泥窖龄的增加,放线菌的Copies数随之增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窖泥微生物变化规律以及判断窖泥的老熟程度提供了相关依据。
裴乐乐罗青春刘超兰吴正云张文学
关键词:窖泥放线菌荧光定量PCR
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及优势真菌菌群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构建18SrDNA克隆文库及ARDRA分型分析对发酵过程中青菜泡菜样品进行研究,了解其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744个阳性克隆子分布于11个类群,其绝对优势真菌Debaryomyces贯彻整个发酵中期,Pichia在发酵第15天为绝对优势菌,Kodamaea ohmeri在发酵第81天为绝对优势菌,检测到的主要优势真菌有Candida等。荧光定量qPCR的结果与克隆文库基本吻合,进一步说明了克隆文库的准确性。此结果不仅能够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同种原料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差异,而且能发挥免培养技术的优势,可为泡菜等发酵食品的研究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孟霞裴乐乐张安张亚豪张文学
关键词:泡菜真菌ARDR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