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建民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单晶高温合金
  • 5篇合金
  • 5篇高温合金
  • 3篇DD6
  • 3篇DD6单晶高...
  • 2篇涂层
  • 2篇热障
  • 2篇热障涂层
  • 1篇应变速率
  • 1篇镍基
  • 1篇镍基单晶高温...
  • 1篇热暴露
  • 1篇显微硬度
  • 1篇显微组织
  • 1篇面粗糙度
  • 1篇磨削烧伤
  • 1篇进给
  • 1篇缓进给
  • 1篇高周疲劳
  • 1篇高温热处理

机构

  • 5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董建民
  • 3篇李嘉荣
  • 3篇刘世忠
  • 2篇史振学
  • 2篇牟仁德
  • 1篇赵金乾
  • 1篇田贺
  • 1篇韩梅
  • 1篇喻健

传媒

  • 1篇金属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金刚石与磨料...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热暴露对带热障涂层DD6单晶高温合金组织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0.3 MPa压力对DD6单晶高温合金进行水吹砂,然后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在DD6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将带热障涂层试样置于1100℃空气气氛中分别进行50 h和100 h热暴露,在1100℃/130 MPa条件下测试持久性能。研究了水吹砂及高温热暴露对带热障涂层DD6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0.3 MPa压力水吹砂制备热障涂层并高温热暴露后没有发现再结晶组织;热暴露过程中,基体和涂层之间的元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互扩散;表面残余应力和元素互扩散导致了γ'相粗化方向的变化;性能测试后试样断口附近的涂层与基体界面下方局部区域形成了二次反应区。
董建民李嘉荣牟仁德田贺
关键词:热障涂层热暴露DD6
应变速率对单晶高温合金中温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应变速率对一种单晶高温合金760和850℃拉伸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样的断口形貌和断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合金的中温拉伸强度稍有增加,伸长率稍有减小。合金中温拉伸性能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非常小。合金中温拉伸断裂机制为类解理断裂,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解理面的总面积减小,滑移带间距变窄。
史振学刘世忠喻健董建民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应变速率
吹砂对DD6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和高周疲劳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将标准热处理的试样分别采用粒径为150、124和100μm白刚玉砂在0.5 MPa压力下吹砂,研究吹砂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对未吹砂和粒径150μm吹砂试样分别进行760和980℃旋转弯曲高周疲劳性能测试,研究吹砂对DD6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吹砂会破坏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完整性,使表面出现砂粒切削造成的不规则凹坑,改变表面形貌;砂粒粒径增加,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均增大;吹砂使大量位错在γ相通道中滑移,靠近表面区域位错密度较大;并且,大量位错剪切γ’相,形成反相畴界和层错;吹砂造成形变强化、引入残余应力;150μm、0.5 MPa吹砂对DD6合金760℃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基本无影响,但会降低合金980℃疲劳性能,对低应力幅区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使疲劳强度下降约7.3%。缺口效应、氧化损伤、形变强化和残余压应力的耦合作用导致吹砂与不吹砂试样疲劳寿命产生差异。
李嘉荣董建民韩梅刘世忠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DD6高周疲劳
高温热处理对带热障涂层DD6单晶高温合金互扩散行为及持久断裂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DD6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带涂层试样首先在1100℃空气气氛中分别进行了50h和100h热处理,然后在980℃/250MPa条件下进行持久实验,研究了持久断裂后合金与黏结层界面的互扩散行为、组织形貌以及断裂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100℃热处理,合金与黏结层之间的元素发生了互扩散,合金基体中Cr含量增加,而Re,Nb,Mo,Ta等元素向黏结层扩散;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析出的不稳定相数量增多,持久断裂试样γ′相粗化程度增加;1100℃热处理带热障涂层持久断口为韧窝断口,与合金标准试样断口特征类似。
董建民李嘉荣牟仁德赵金乾史振学刘世忠
关键词:热障涂层高温热处理DD6
DD9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缓进给磨削烧伤实验
2023年
针对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9磨削烧伤问题,设计三因素五水平实验,从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显微组织等角度出发,研究磨削工艺参数对烧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工件进给速度小于等于250 mm/min时,磨削表面粗糙度Ra在0.8μm左右小幅度变化,表面质量较好;当工件进给速度大于250 mm/min,磨削深度超过1.0 mm后,磨削区域温度急剧上升,磨削纹路被破坏,出现涂覆、凹坑等磨削缺陷,工件表面发生烧伤;DD9合金缓进给磨削工件表面及表层均表现为加工硬化,显微硬度为400~600 HV,硬化层深度在50~110μm,塑性变形层厚度为1~10μm。推荐的DD9磨削工艺参数组合为:砂轮线速度vs=20 m/s,进给速度vw=250 mm/min,磨削深度ap=0.6 mm。
康恺煜余广渊杨万鹏董建民蒋睿嵩
关键词:磨削烧伤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显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