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南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增殖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椎体压缩
  • 2篇椎体压缩性
  • 2篇椎体压缩性骨...
  • 2篇网袋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 2篇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胸椎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罗小辑
  • 6篇王南
  • 2篇权正学
  • 2篇王孝林
  • 1篇张超
  • 1篇罗进勇
  • 1篇王淼

传媒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经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1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为(55.14±9.87)岁(38~73岁)。患者出现自觉症状至确诊的时间为(35.25±45.79)个月,症状加重至确诊的时间为(10.67±14.69)个月。导致胸椎管狭窄症的因素:黄韧带骨化10例,椎间盘突出3例,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骨化1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减压和固定节段、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简称ASIA分级)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分表(简称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手术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护下完成,手术时间为(216.21±60.40)min(110~322 min),术中出血量为(471.43±358.80)ml(50~1 200 ml),术中输血量为(378.29±622.81)ml(0~2 000 ml),术后引流液量为(440.93±396.44)ml(33~1 430 ml),术后引流时间为(3.93±1.59)d(1~7 d)。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其中脑脊液漏2例,颅内积气和低颅压综合征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术前脊髓损伤ASIA B级1例,末次随访时改善为ASIA D级;ASIA C级4例,末次随访时3例改善为ASIA D级,1例改善为ASIA E级;ASIA D级9例,末次随访时4例改善为ASIA D级,5例改善为ASIA E级。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6.43±2.10)分和(9.14±0.95)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JOA评分改善率优3例,良6例,可4例,差1例。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经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管狭窄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术中脊髓的神经电生理监护和审慎的操作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杨升东罗小辑林豪谭涛王南林端阳王林张超邓忠齐
关键词:胸椎椎管狭窄黄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外科手术治疗
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9月,对20例(22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平均骨密度T值-3.10(-4.44^-2.60),观察骨水泥渗漏,以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共9个椎体(40.9%)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上下终板渗漏5例,椎管内2例,椎旁1例,肋椎旁1例。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23个月。疼痛VAS和ODI术后第1天比术前均明显改善[术前vs.术后第1天:(7.2±0.8)分vs.(3.3±0.8)分,t=1.81,P=0.00;70.8%±7.5%vs.25.8%±7.5%,t=24.26,P=0.00],末次随访时继续改善[(1.9±0.9)分,t=7.88,P=0.00;16.0%±5.4%,t=6.18,P=0.00]。病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加[(16.4±6.0)mm vs.(19.1±6.5)mm,t=-4.88,P=0.00;(14.5±4.4)mm vs.(19.6±5.4)mm,t=-5.53,P=0.00;(23.9±5.3)mm vs.(27.4±5.8)mm,t=-5.33,P=0.00],末次随访时部分丢失[(18.2±6.4)mm,t=6.44,P=0.00;(18.2±5.0)mm,t=4.87,P=0.00;(26.2±5.4)mm,t=4.70,P=0.00]。Cobb角术后第1天明显减小(16.7°±7.4°vs.13.1°±5.5°,t=4.39,P=0.00),末次随访时部分丢失(16.2°±5.7°,t=-5.77,P=0.00)。结论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
王孝林权正学王南罗小辑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
二氢丹参酮Ⅰ抑制人骨肉瘤14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二氢丹参酮Ⅰ(dihydrotanshinoneⅠ,DHⅠ)对骨肉瘤143B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结晶紫染色法、Transwell小室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DHⅠ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DHⅠ作用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骨肉瘤143B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MP-2、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骨肉瘤143B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DHⅠ能够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值均<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DHⅠ处理组骨肉瘤143B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值均<0.01),Bcl-2、MMP-9、MMP-2、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值均<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DHⅠ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谭涛王南林端阳杨升东林豪邓忠齐罗进勇罗小辑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WNT信号通路
Hey1表达对BMP-9诱导下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及增殖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重要靶点Hey1表达水平改变对BMP-9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与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Hey1慢病毒LV-Hey1、抑制Hey1表达慢病毒LV-sh Hey1,分别感染C3H10T1/2细胞干预Hey1表达水平,以LV-Blank(空质粒)感染C3H10T1/2细胞作为对照;以荧光显微镜对慢病毒感染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对Hey1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筛选不同Hey1表达水平的稳定细胞系。用含BMP-9的条件培养基诱导不同Hey1表达水平的C3H10T1/2细胞(分别为BMP-9+C3H10T1/2组、BMP-9+C3H10T1/2-Hey1组、BMP-9+C3H10T1/2-sh Hey1组),以正常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C3H10T1/2组、C3H10T1/2-Blank组)。培养后48 h,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成骨分化相关转录因子Runx2、骨桥蛋白、骨钙素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4、5、6、7 d行MTT检测及4、5、10 d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能力;4、7 d时ELISA测定细胞ALP表达水平并行染色观察。结果成功建立不同Hey1表达水平稳定细胞系。成骨方面,各时间点与BMP-9+C3H10T1/2组比较,BMP-9诱导下Hey1过表达的BMP-9+C3H10T1/2-Hey1组细胞Runx2、骨桥蛋白、骨钙素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成骨分化标志物ALP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抑制Hey1表达的BMP-9+C3H10T1/2-sh Hey1组细胞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对细胞增殖活力影响方面,与BMP-9+C3H10T1/2组比较,BMP-9+C3H10T1/2-Hey1组MTT检测吸光度(A)值及细胞G2+S期百分比均提高(P<0.05);而抑制Hey1表达BMP-9+C3H10T1/2-sh Hey1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Hey1表达是BMP-9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重要环节,同时影响细胞早期增殖。
王淼王南权正学罗小辑
关键词: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细胞增殖
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12
2018年
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教学模式(organ-system based integrated learning,ISBIL)[1]以课堂解剖、病理、生理等为基础知识轴,辅以临床专业科室专题讲座+典型真实案例分析+师生自由提问、讨论+床旁规范化查体及操作示范+学生课后自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其以患者整体为中心,实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对促进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有极大帮助[2],是时代发展的特征,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医学专科、专业细化,导致临床科室越分越细,医学知识的碎片化,医生在给患者治疗疾病时仅从单病种、单器官入手,临床医生忽略了许多专科以外的症状后,往往会导致很多临床问题的发生。
林端阳谭涛王南王孝林杨升东林豪罗小辑
关键词:临床教学器官系统教学模式骨科医学专科临床医生
网袋加压成形与后凸成形治疗后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8月因后壁破损型OVCF于我院行vesselplasty或PKP的42例,其中前者15例,后者27例,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Cobb角、椎体前中后缘高度。结果 vesselplasty组骨水泥渗漏率57. 1%(8/14),其中6例非椎体后壁渗漏,2例后壁渗漏; PKP组骨水泥渗漏率65. 4%(17/26),其中12例非后壁渗漏,5例后壁渗漏。2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 264,P=0. 608)。2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小,伤椎前、中、后缘高度比较术前均明显增加,组内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2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5)。结论对存在后壁破损的OVCF,以vesselplasty或PKP治疗,在缓解胸腰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恢复伤椎Cobb角及伤椎高度上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两者间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在骨水泥渗漏率上亦无明显差异,临床安全性相似。
林端阳王孝林谭涛王南杨升东林豪罗小辑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