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 作品数:15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9Cr3W3Co钢的持久性能 被引量:5 2018年 对9Cr3W3Co钢正火和回火后的组织及持久断裂机制和断裂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Cr3W3Co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由板条马氏体和M_(23)C_6相构成;9Cr3W3Co钢650℃下10~5h外推持久强度达到97 MPa,持久断口均呈微孔聚集型韧窝状,且持久断裂塑性随应力的降低而逐渐下降,高应力与低应力下的持久断口裂纹源分别为Al_2O_3和Laves相。 马龙腾 刘正东 白银关键词:韧窝 预氧化处理对G115钢高温蒸气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8年 以Ar气为保护环境,对G115马氏体耐热钢进行了预氧化处理。通过循环蒸气氧化实验,研究了未预氧化处理和预氧化处理2种试样在650℃水蒸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采用分析天平测量氧化增重,得到了氧化增重动力学曲线。通过SEM及附带的EDS分析了氧化皮的形貌和结构,采用XRD结合EDS对氧化产物进行了相鉴定。实验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明显降低G115钢1800 h以内的氧化增重。预氧化处理后,G115钢的蒸气氧化动力学由立方型转变为直线型,氧化皮结构由典型的双层结构转变为多层结构。预氧化处理试样的氧化皮最外层为由Fe向外扩散形成的富Fe层,中层为Cr含量达46%(质量分数)的富Cr层,最内层由金属基体转变而成。其中氧化皮中层由于Cr含量高而具有良好的保护性,是整体氧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另外该层厚度接近常数,使得预氧化处理试样的氧化动力学呈直线型。以氧化皮结构和氧化过程机制为根据,对预氧化处理的长期效果进行了评估。 白银 刘正东 谢建新 包汉生 陈正宗关键词:耐热钢 氧化动力学 预氧化 Fe-C-Mn-Si钢中奥氏体共格孪晶界对贝氏体铁素体变体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将C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和0.4%的Fe-C-Mn-Si钢进行等温处理得到贝氏体组织,采用EBSD技术对奥氏体共格孪晶界上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变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钢中的贝氏体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均成近似K-S取向关系.奥氏体孪晶界两侧形成取向相同的变体对.此变体对形成后,孪晶界基本不再显现.晶体学分析表明,共格孪晶界两侧可能出现的变体对最多不超过3组,且这3组变体对的惯习面均与孪晶界平行,因此,贝氏体铁素体变体都将沿孪晶界生长.含C量为0.05%的Fe-C-Mn-Si钢中奥氏体孪晶界上只观察到一组贝氏体铁素体变体对的形成,这是因为C含量较低,贝氏体铁素体生长速度较快,消除了其它变体对的形核机会,先形核的变体对一旦形核就迅速覆盖整个孪晶面.而在含C量为0.4%的Fe C Mn-Si钢中,由于C含量较高,贝氏体铁素体生长速度较慢,3组变体对均有机会形核,因此,在孪晶界上可以观察到这3组变体对同时出现. 王西霞 郭晖 王鼎 白银 杨善武 贺信莱关键词:贝氏体铁素体 TP347H钢固溶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原位表征 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研究TP347H钢在固溶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在1 100、1 150和1 200℃下固溶处理时的组织演变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结合扫描、金相和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其中的析出相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TP347H钢中的含铌析出相以Nb(C,N)的形式析出,随着温度升高,Nb(C,N)析出相摩尔分数会减少;原位观察发现,在固溶处理过程中试验钢中存在小尺寸二次Nb(C,N)析出相的析出-溶解行为,并且原始态存在的一次Nb(C,N)析出相不会发生溶解;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二次Nb(C,N)析出相大量回溶,导致晶粒尺寸长大速度加快。晶粒以晶粒合并和晶界迁移两种形式长大。 张志锋 白银 白银 吕知清关键词:TP347H 原位观察 固溶处理 650℃马氏体耐热钢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20 2015年 超超临界电站能够有效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马氏体型耐热钢因其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而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中。650℃及以下的电站锅炉关键材料主要采用马氏体型耐热钢。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探索开发650℃马氏体耐热钢的主要科技项目,包括欧洲、美国和日本。从合金化角度介绍了马氏体耐热钢中主要元素的作用。介绍了当前研究650℃马氏体耐热钢的主要成果,分析了这些钢种的强化机制。 吴增强 白银 马龙腾 刘正东关键词:马氏体耐热钢 合金化 锅炉用马氏体钢蒸汽氧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1年 简述了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理论以及FeCr合金生成保护型氧化膜的理论条件;总结了传统马氏体钢氧化膜结构和氧化动力学两方面的氧化行为特征;归纳了新型马氏体钢氧化行为的三个新特征,即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温度与氧化速率的异常关系以及一种新的特殊富Cr层,并指出一些新型马氏体钢氧化行为新特征更接近奥氏体钢,马氏体钢的抗蒸汽氧化能力有望提高到奥氏体钢的水平。Co,W,Si等元素对内/外氧化转变的影响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白银 刘正东 包汉生 何西扣 陈正宗关键词:马氏体钢 氧化动力学 氧化膜 核能用2.25Cr-1Mo钢水蒸气氧化行为 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核电用2.25Cr-1Mo钢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在500℃、0.1MPa水蒸气条件下,对2.25Cr-1Mo耐热钢进行了600h的氧化试验,利用分析天平测定样品氧化增重,获得氧化动力学曲线,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氧化膜的形貌和结构,结合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对氧化产物进行物相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25Cr-1Mo耐热钢的氧化增重曲线符合立方规律;氧化膜为双层结构,氧化膜内层较为致密的主要物相为(Fe,Cr)3O4尖晶石,氧化膜外层疏松多孔主要物相为Fe3O4和少量Fe2O3;腐蚀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蒸汽氧化性能。 李晨光 包汉生 李莉 白银 张伟 赵吉庆关键词:2.25CR-1MO钢 氧化动力学 二次正火处理对9Cr3W3Co钢微观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对9Cr3W3Co钢在传统正火热处理和3种不同温度二次正火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次低温正火可以有效细化9Cr3W3Co钢传统正火热处理后的粗大晶粒,回火后冲击断口的剪切唇面积大幅增加;二次低温正火过程中析出富Nb、V的MX相颗粒,有益于晶粒的细化,同时回火后的M23C6碳化物更为细小弥散,两者的共同作用带来了冲击韧性的提升。 马龙腾 刘正东 白银关键词:晶粒细化 冲击韧性 温度对2.25Cr-1Mo钢抗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蒸汽温度对2.25Cr-1Mo钢抗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分别在460℃、480℃和500℃,0.1 MPa试验条件下,对2.25Cr-1Mo钢进行了600 h蒸汽氧化试验。采用分析天平测量试样的氧化增重,获得氧化动力学曲线;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氧化膜的形貌和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结合EDS对氧化产物进行相鉴定。2.25Cr-1Mo钢在460℃、480℃和500℃蒸汽下的氧化增重-时间关系曲线均接近立方规律。表层氧化物为Fe_(2)O_(3)和Fe_(3)O_(4)相。氧化温度越高,表面气孔越多,氧化物晶粒尺寸越大。氧化膜呈双层结构,外层由富Fe氧化物组成,内层Cr含量较高,起主要保护作用。温度升高对氧化膜整体结构影响不大,但能够加速元素扩散速率从而提高氧化速率,同时加速氧化产物的长大。 张伟 李晨光 白银 白银 赵吉庆关键词:2.25CR-1MO钢 Cr含量对2.25Cr-1Mo钢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 2021年 对第四代核电主体结构材料2.25Cr-1Mo钢中铬含量对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完成了500℃/0.1 MPa下600 h的高温蒸气氧化实验,并利用分析天平测量氧化增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氧化膜的结构特征和物相。实验结果表明,Cr质量分数为1.99%和2.37%的实验钢氧化增重曲线都符合立方规律,氧化膜均为典型的双层结构;Cr质量分数为1.99%的实验钢氧化增重多,氧化膜外层孔洞较多,表面有裂纹;Cr质量分数为2.37%的实验钢具有更好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可为冶炼目标成分控制提供参考。 李晨光 包汉生 李莉 白银 张伟 赵吉庆关键词:2.25CR-1MO钢 CR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