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杰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乳管
  • 1篇生化
  • 1篇石细胞
  • 1篇细胞
  • 1篇橡胶树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胶树
  • 1篇巴西橡胶
  • 1篇巴西橡胶树
  • 1篇次生

机构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作者

  • 2篇张世鑫
  • 2篇田维敏
  • 2篇包杰
  • 1篇杨署光
  • 1篇何鑫
  • 1篇史敏晶
  • 1篇刘雪辉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橡胶树无性系产胶能力株间一致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橡胶树无性系株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是导致产量育种选择周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橡胶树的产量主要取决于产胶能力和排胶能力2个因素。树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数量及乳管细胞内的天然橡胶生物合成效率与产胶能力直接相关。从次生乳管分化和橡胶合成关键因子基因表达2个层面对无性系株间产胶能力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皮最内石细胞群以内次生乳管列数与次生韧皮部厚度的比值具有品系特征;在同一品系中,该比值的株间差异小,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8 a割龄大树该比值的株间一致性较3 a幼树差,而在3 a幼树中,树高40 cm处该比值的株间一致性比树高100 cm处更好。因此,以3 a幼树树高40 cm处的该比值作为产量育种早期筛选标记较合适。胶乳中MYC1、HRT2基因的表达量在割胶后上调,并且具有品系特征,但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株间的一致性较差,故在产量育种早期筛选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包杰张世鑫史敏晶田维敏
关键词:石细胞
强割对不同排胶特性的橡胶树品系胶乳生理生化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以不同排胶特性的巴西橡胶树PR107和CATAS8-79无性系的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强割处理对胶乳中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生理参数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割处理的PR107和CATAS 8-79品系的胶乳中,HblMYC1基因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模式,且在强割第3~4刀时达最大值,后期的HblMYC1基因表达量低于初始水平。胶乳干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HblMYC1基因表达量的趋势一致,而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和干胶产量这3个生理参数也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强割的第5~6刀时达才到最大值,后期恢复到初始水平。对强割处理胶乳中的各项生理参数及HblMYC1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R107品系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与干胶产量三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胶含量与HblMYC1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CATAS 8-79品系的排胶时间与胶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三者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割条件下的胶乳生理参数和HblMYC1基因表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能够更快速反映出橡胶树品系的橡胶生物合成特性,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指导制定适宜的橡胶树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张世鑫杨署光包杰刘雪辉刘雪辉何鑫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