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涛
- 作品数:40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型大鼠臂丛损伤保留残根模型的构建及残根的功能评估
- 目的 臂丛损伤中C5-C6神经常表现为椎管外断裂,此类“残根”可作为神经移植的供体。残根相对应的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影响残根的修复效果。现阶段并无适合的动物模型对残根进行评估。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构建大鼠臂丛神经损伤保留...
- 方锦涛顾立强秦本刚杨建涛杨羿何雯婷
- 关键词:大鼠模型臂丛根性损伤残根神经元凋亡
- 一种运动轴突错配再生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轴突错配再生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麻醉啮齿类动物;在前胸到前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暴露肌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游离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内侧分支7~9mm,并在肌皮神经进入肱二头...
- 秦本刚王坤靓安厚霖杨建涛王洪刚何雯婷
- 用微型外固定架分期治疗伴有骨融合的并指畸形初探
- 目的:本研究探索利用微型外固定架分期治疗伴有骨融合的并指畸形;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两例并指畸形,其中1例男性,9个月,双侧示、中、环、小指完全并指畸形合并双侧中、环指末节指骨融合,另外1例女性,6...
- 秦本刚顾立强傅国戚剑杨建涛王洪刚朱庆棠李平刘小林
- 关键词:微型外固定架并指畸形
-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入选标准:①手术入路: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劈开手术入路;②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
- 秦本刚李平傅国戚剑王洪刚杨建涛朱庆棠顾立强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 功能性股薄肌移植重建创伤性肌肉缺失后上肢与手功能的临床研究
- 目的:严重创伤性肌肉缺失后的功能创建是修复重建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严重创伤性肌肉缺失治疗中功能性肌肉移植联合重建多组缺失功能的应用价值。
- 顾立强侯毅秦本刚杨建涛戚剑王洪刚李平傅国向剑平郑灿镔朱庆棠刘小林
- 手功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功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获取被评估人的至少一帧手部运动图像;通过运动分析模型所搭载的姿态估计算法模型对手部运动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手部关键点坐标,通过...
- 王朝阳朱庆棠杨建涛顾凡彬范景元
- 用微型外固定架分期治疗伴有骨融合的并指畸形初探
- 目的:本研究探索利用微型外固定架分期治疗伴有骨融合的并指畸形;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两例并指畸形,其中1例男性,9个月,双侧示、中、环、小指完全并指畸形合并双侧中、环指末节指骨融合,另外1例女性,6...
- 秦本刚顾立强傅国戚剑杨建涛王洪刚朱庆棠李平刘小林
- 基于稳态的三维弥散加权序列MRI臂丛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稳态的三维弥散加权序列(3D DW-SSFP)的MRI臂丛神经成像技术在诊断成人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骨科行3D DW-SSFP MRI臂丛神经成像检查的33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成像特点,并与术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于3D DW-SSFP的MRI臂丛神经成像技术可以显示正常臂丛神经的根、干、股、束、神经节及椎管内的神经根,同时也可显示损伤的臂丛神经的节前和节后部分。其对成人臂丛神经的节前损伤诊断的敏感性为96.68%,特异性为90.29%,准确性为94.18%。结论基于3D DW-SSFP的MRI臂丛神经成像技术可清楚显示臂丛神经,有效鉴别节前损伤和节后损伤,对臂丛神经节后损伤有较好的定位作用,可作为臂丛神经损伤首选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 秦本刚杨建涛向剑平张中伟李平戚剑王洪刚朱庆棠刘小林顾立强
- 关键词:臂丛神经病
- 运动功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运动功能评估系统,运动功能评估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运动分析模块,运动分析模块搭载有运动分析模型,运动分析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长短时记忆...
- 王朝阳朱庆棠杨建涛顾凡彬范景元
- 肢体创伤慢性感染性创面的修复
- 戚剑王洪刚秦本刚杨建涛周翔李平朱庆棠顾立强刘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