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文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水库
  • 2篇水文
  • 2篇统计降尺度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鄱阳湖
  • 2篇鄱阳湖流域
  • 2篇径流
  • 2篇湖流
  • 2篇降尺度
  • 1篇汛期
  • 1篇汛期分期
  • 1篇月水量平衡模...
  • 1篇三峡水库
  • 1篇水库汛期
  • 1篇水库汛期分期
  • 1篇水量平衡
  • 1篇水文模型
  • 1篇水文模型参数
  • 1篇水资源

机构

  • 5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郭家力
  • 5篇张静文
  • 3篇李英海
  • 2篇郭靖
  • 1篇戴凌全
  • 1篇林凯荣
  • 1篇林伟
  • 1篇刘璇
  • 1篇刘佳

传媒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鄱阳湖流域入湖径流时空变化预测被引量:10
2016年
对鄱阳湖未来入湖径流变化的准确预测可为"后三峡"时期水资源调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实测资料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鄱阳湖入湖年径流及各调度期径流均不同程度减少。通过ASD(Automate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统计降尺度方法将GCM(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输出数据与新安江水文模型耦合,得到未来鄱阳湖流域"五河七口"的入湖径流过程。结果表明,未来年径流相比实测变化幅度更小,偏多和偏少交替出现;集水面积较大的赣江、抚河和信江对鄱阳湖径流变化的贡献最大;无论A2还是B2情景下,均是蓄水期变化幅度最大、枯水期最小,且各调度期的入湖径流变化程度比年径流更大。
张静文郭家力刘佳李英海郭靖
关键词:鄱阳湖三峡水库径流变化统计降尺度
基于EEMD的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周期预测被引量:11
2017年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降水量周期变化对于认识鄱阳湖枯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EEMD方法分别将实测和模拟年降水量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然后采用FFT求得各IMF分量周期,以便对比未来和基准期的周期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1961~2001年的实测年降水量序列整体存在2.5~3.5、6.5~8.0年的周期,较大尺度的周期表现不显著;ASD统计降尺度模型对序列的周期特性模拟能力良好。未来情况下,主周期相对基准期整体呈增大趋势,中小尺度周期仅有微小差别,较大尺度周期普遍增大,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过程波动剧烈程度降低。
郭家力祝薄丽李英海郭靖张静文
关键词:年降水量鄱阳湖
气候变化对水文季节性迁移的影响:以水库汛期分期和极值降水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气候变化影响下水利工程的可靠设计和安全运行是广大决策者、研究者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清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A2、A1B和B1)下的逐日降水资料进行汛期分期,再通过广义极值分布(GEV)函数对各分期的极值降水序列进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季节性迁移直接影响汛期分期;3种排放情景下未来各时段(2011—2030年、2046—2065年和2080—2099年)的主汛期较基准期均推迟且有缩短趋势。对于极值降水量级,未来情景下明显小于基准期,且这种差距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大;主汛期明显大于前汛期和后汛期,且在时段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排放情景之间的差异。
章梦杰郭家力林伟郭靖舒章康李英海张静文
关键词:气候变化汛期分期
基于径流丰枯分类的月水量平衡模型参数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变化环境下水文模型参数的时间变异性如何影响径流模拟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依据径流丰枯分类后对水文模型分别率定和验证。通过常规法和集对分析法对清江流域径流丰枯分类,并将不同径流丰枯年份对应降水、蒸发输入到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中,率定各丰枯类型下的模型参数值,并分析不同频率的径流差异情况。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法分类后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C参数值规律为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常规法则为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 SC参数值的规律在两种方法下表现类似。从年际变化看,模型效率系数基于集对分析法分类时较大,且对于不同丰枯年份下的径流模拟更接近实测值。从年内分配看,基于集对分析法的不同频率高、中、低水相对误差综合表现优于常规法。基于此进行的交叉模拟进一步发现,使用比当前状态偏湿润年份的参数值,得到的径流响应均为增大;反之则径流响应均为减小,且所使用参数值条件与基准条件变化的幅度越大,径流响应增大或者减小的幅度就越大。
张静文郭家力章梦杰戴凌全林凯荣
关键词:径流集对分析法变化环境水文模型参数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赣江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与幅度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利用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结果,经统计降尺度模型降解后得到流域尺度的降水和气温要素,根据实测资料建立气温—蒸发回归关系以及新安江水文模型,使用耦合模拟和MK趋势分析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赣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和幅度。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的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等水文气候要素变化趋势以显著增加为主。未来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相对基准期有较小幅度增加,最大增幅为年径流量的13.81%。降水、蒸发和径流的年内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汛期径流增加、非汛期径流减少的不均匀情况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赣江流域未来的防洪压力和枯水期供水压力。
刘璇郭家力郭家力潘仁伟张静文史虹键
关键词:赣江流域统计降尺度水资源量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