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荣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人工智能
  • 2篇课程
  • 1篇丁尼生
  • 1篇译论
  • 1篇英国文学
  • 1篇英语
  • 1篇英语特点
  • 1篇诗学
  • 1篇女郎
  • 1篇碰撞
  • 1篇人工智能课程
  • 1篇瓦解
  • 1篇线上教学
  • 1篇流离
  • 1篇洛特
  • 1篇教学探索
  • 1篇科技翻译
  • 1篇科技英语
  • 1篇科技英语特点
  • 1篇课程实践

机构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郑荣华
  • 3篇敬超

传媒

  • 2篇科教导刊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悲剧与色彩的碰撞:丁尼生《女郎夏洛特》中的“艺格符换”
2022年
著名的中世纪传奇故事亚瑟王传说是西方文艺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丁尼生诗作《女郎夏洛特》正是以其为蓝本所书写的。有关该诗作的批评研究并不多,且集中在女性主义、互文性和伦理观等,在探讨其跨艺术价值上还留有很大的空间。本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着手,运用美学中关于悲剧和色彩的知识研究诗作和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之间的往来与互动,剖析不同艺术媒介间的“艺格符换”给予读者/观者多层次解读与多重审美体验。
黄春兰郑荣华
基于OBE理念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被引量:10
2023年
文章主要阐述基于OBE教育理念对现有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OBE教育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能力导向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理论体系;(2)结合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将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及持续改进等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从多元化、学生差异性及持续改进的角度,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目的。
敬超郑荣华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研究生的机器学习类课程实践改革研究
2024年
随着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需求,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人工智能(AI)应运而生。文章阐述了高校机器学习课程的建设情况,首先,以机器学习类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其次,结合西部某高校研究生机器学习类课程,分别说明了该课程的实施方案及细节,指出了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形式、内容及实践多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总结指出机器学习类课程对于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敬超郑荣华
关键词:人工智能
基于“互联网+”线上模式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探索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让学生更加融入线上教学课程,文章叙述了一套完整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理念的在线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前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练习、答疑及反馈等,并对涉及到的在线教学工具做了一一的介绍,尤其重点介绍了在该课程下采用的教学工具--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最后文章总结了在线教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郑荣华敬超
关键词:英国文学
论功能派译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参照行为学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和翻译两个概念,指出翻译行为的性质。采用功能派倡导的倾向于翻译功能的"从全局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对科技翻译进行描述研究,可以将宏观层面的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与微观层面的句法结构和用词技巧结合统一起来。
郑荣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科技英语特点科技翻译
《流离失所的人》中美国南方农场共同体的瓦解
2024年
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之一,奥康纳在她的短篇小说《流离失所的人》中展示了在社会转型之际美国南方农场共同体由兴盛走向解体的过程。外来事物的影响将农场中本土白人的精神困境暴露出来,他们深陷困境而无法自救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共同体的分崩离析,每个人都成为流离失所的人。小说关注到下层人民的精神状况,描绘了农场共同体在血缘、地缘和精神三个层面的瓦解,体现了奥康纳对美国南方农场现代化转型的个人认识,表现了她对抗拒变化将造成严重后果的担忧。
郑荣华黄淳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共同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