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岭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阳江话人称代词的数和格被引量:1
- 2009年
- 阳江话人称代词的数和领格关系密切。根据古汉语文献,人称代词复数的屈折韵尾-k来源于近代汉语词缀"家"。其领格可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两类,名词性领格读音比较单纯,形容词性领格根据调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上声类、阳平类和阴去类;阳平类只出现在亲属称谓词和专有人名前,是变调构词的结果;阴去类与上声类的用法一致,它是上声类领格连读变调的结果,从而揭示"阳江话的复数与所有格读音完全相同"是一种假象。
- 黄高飞
- 关键词:人称代词
- 粤西-环北部湾地区粤方言的前喉塞音?-
- 将广东粤西地区、广西环北部湾地区和越南广宁省、海防直辖市的粤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可知前喉塞音?-曾经是粤西-环北部湾地区粤方言的一个区域性特征。本文对该地区前喉塞音?-的来源、类型和分布作了介绍。研究表明,目前粤西—环...
- 黄高飞陈晓锦
- 关键词:粤方言
- 对“附近”词汇化的几点看法被引量:1
- 2011年
- 词汇化和述补结构是汉语史研究的热点。针对刘东升、潘志刚先生《论"附近"的词汇化》一文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认为:动词短语"附近"与先秦两汉的动宾结构"附近"没有联系,它来源于并列连用动词;从汉代到唐代,"附近"都是一个松散的组合,没有复合、凝固为述补结构;复合性处所名词"附近"并非来源于述补结构,而是由并列动词"附近"直接词汇化而成的。
- 朱城黄高飞
- 关键词:词汇化述补结构
- 古籍注疏与《汉语大字典(修订版)释义的疏误问题被引量:5
- 2013年
- 文章对历时性大型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修订版)在利用古籍注疏建项释义方面存在的疏误进行讨论。全文涉及条目20条,分为三个部分:一、采用欠当古注释义;二、据古注临时义释义;三、误解古注意图释义。
- 朱城黄高飞
-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释义疏误
- 古籍注疏与《汉语大字典》释义疏误举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汉语大字典》中古注的释义条目存在注疏意图把握失误、注疏文字理解失误、注疏材料引用失误等情况。为此,编者在建项释义时,需要结合注疏所在的原文文意,准确地将夹杂在注文里、蕴含在句意中、组合在语词间的字义信息钩稽、提取出来,使之成为可信可靠的释义素材;编写历时性大型语文字典,除了关注古籍原典里古今语言文字之殊外,还要充分重视古注同今语间存在的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从而正确地对注疏材料加以转换,合理地进行再度诠释,以保证建项释义的质量;应选准选好训释材料,甄别核实引用注文,防止古注材料取舍不当乃至引用错谬。
- 朱城黄高飞
-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释义疏误
- 汉语语义句法“前管后”的生成机制——以《山海经》中描写句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前管后"是近年来立足汉语自身研究所提出的一种语义句法生成理论;徐通锵先生的"前管后"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句法生成模式;从《山海经》描写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还有一种静态的句法生成机制,它只发生在一个单独的句子当中,谓语前面的语义中心管辖、规定谓语后面的语义;从"前管后"生成机制的发展来看可以将描写句分为三种形式。
- 黄高飞
- 关键词:语义句法
- 古代汉语指代词的系统性——以《论语》的指代词系统为例
- 2015年
- 文献所见的古代汉语指代词数量繁杂,主要原因在于其并非一个单一的系统。指代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指代词的功能与分布研究应该在一个同质的系统里展开。在共时、同质的条件下观察,《论语》的指代词是一个多维的系统,系统内各成员之间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可以为古汉语指代词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
- 黄高飞
- 关键词:指代词古代汉语《论语》
- 《说文解字注》中“同体重复字”之形音义探微被引量:5
- 2009年
- 重复相同部首而成的字在《说文》中非常有特色。分析显示,该类字的形体具有显著的视觉效果,读音存在不确定性,意义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据此以探索它们的表义规律及如何消除它们的表义局限。
- 黄高飞
-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
- 对外汉语专业“三型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近年来,对外汉语专业存在布点学校多,就业竞争激烈;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就业专业不对口;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特色的情况。文章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试图通过重塑"三型一化"人才,创新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 熊家良黄高飞
- 关键词:对外汉语
- 汉语海洋方言的扩散与回归被引量:2
- 2016年
- 汉语的海洋方言有三个层次:中国沿海汉语方言,中国沿海海岛的汉语方言以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第二、三层次的海洋方言均与第一层次沿海汉语方言从南到北的官话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相对应。我们企图探讨汉语海洋方言的扩散与回归,讨论汉语方言扩散、回归的方式和表现,为进一步研究汉语的海洋方言做好铺垫。
- 陈晓锦黄高飞
- 关键词: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