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鱼藤
  • 1篇鱼藤酮
  • 1篇栽培
  • 1篇蔗渣
  • 1篇植物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生物学效率
  • 1篇蔬菜害虫
  • 1篇水旱
  • 1篇水旱轮作
  • 1篇潜伏期
  • 1篇氰戊菊酯
  • 1篇瘟病
  • 1篇瘟病(植物)
  • 1篇细菌病
  • 1篇轮作
  • 1篇木瓜
  • 1篇菊酯
  • 1篇拒食

机构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篇石木标
  • 1篇林孔勋
  • 1篇范怀忠
  • 1篇张业光
  • 1篇陶方玲
  • 1篇莫美华
  • 1篇赵善欢
  • 1篇陈茹玉
  • 1篇张维球
  • 1篇刘准
  • 1篇王振中
  • 1篇童晓立
  • 1篇黄彰欣
  • 1篇张德雍
  • 1篇尚稚珍

传媒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Entomo...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甘蔗渣栽培鲍鱼菇的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利用甘蔗渣加入10%麦麸和适量(约5%)泥土进行堆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经发酵处理后的甘蔗渣培养料能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而且明显地促进菌丝生长,缩短鲍鱼菇的生长周期,产菇量较高,生物学效率可高达174%。
石木标
关键词:甘蔗渣生物学效率鲍鱼菇栽培
紫背金盘(Ajuga nipponensis)杀虫活性探索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报道了紫背金盘地上部分的初步分离及其各组分杀虫活性的研究.发现氯仿提取物C部分昆虫(菜青虫)拒食活性最强,0.5%浓度下拒食率为78.9%,拒食中浓度AFC_(50)为0.121%.在毒力试验中发现该提取物有显著的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在0.2%和0.5%浓度下有效率分别达到70%和80%,有效中量值ED_(50)为0.335 mg/g虫体.尤其是,该组分对小菜蛾两个抗性品系的毒力无明显差异,与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无交互抗性.田间初步试验也有一定药效.
刘准尚稚珍李宗钦陈茹玉张业光邱宇彤赵善欢
关键词:杀虫活性拒食
适用于获取最优化配方的一种算法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应用印楝种仁提取物(F3)与敌敌畏混配为例,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为目标害虫,介绍一种适用于获取最优化配方的算法,在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的基础上,经参数辨识,获取二次回归方程,经失拟性、回归显著性检验,本方程基本能够反映杀虫剂用量与斜纹夜蛾幼虫死亡机率值之间的关系.在害虫防治实践中,要求在防治费用最小的基础上,目标害虫有最大的死亡率.因此,以防治目标害虫的费用作为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以害虫死亡机率值最大作为约束条件,有如下的一组优化算式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式中a1,a2分别为参试杀虫剂1,2最低用量,b1,b2则为相应的最高用量.C1,C2分别为杀虫剂1,2的单价,N1,N2为杀虫剂l,2的用量.Y为目标害虫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本文所依据的试验设计中,以对数函数关系变换编码值与使用浓度之间的关系,所以应用拉格朗日求极值原理求取最优化配方.由计算所得的混配比例与其他方法所获结果一致.
陶方玲田世尧
A NEW GENUS OF THRIPIDAE(THYSANOPTERA),WITH TWO NEW SPECIES FROM CHINA
1992年
The new genus Graminothrips and two new species G. cyperi and G. longisetosus are described from China.In the course of sorting out the grass-living thrips of South China, the authors found some interesting specimens. They belong to a new genus, Graminothrips, and two new species as described below. All types are preserved in the Insect Collection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张维球童晓立
关键词:THRIPIDAE
甘薯瘟病防治研究
该研究鉴定了甘薯瘟病的病原细菌是Pseadomonasb detae并向世界作了首次报导。明确提出了引进带菌薯种和薯苗以及病田进行连作,是引起薯瘟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通过抗薯瘟品种的筛选,获得了“台农46”,“台农31...
关键词:
关键词:抗病性水旱轮作细菌病病虫害防治方法甘薯
鱼藤酮及其混剂对蔬菜害虫的毒效研究被引量:21
1994年
用杀虫剂联合作用方法优选出鱼藤酮混氰戊菊酯(4:1)具明显增效作用。对5龄菜粉蝶幼虫共毒系数为342.2(触杀),449.8(胃毒);对菜蚜LC501.23mg/L。该混剂对菜粉蝶幼虫有明显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AFC50为0.7mg/L;用18mg/L混剂处理幼虫,发育抑制率为84.4%。田间试验表明:鱼藤混剂对多种害虫有高效。30mg/L的混剂对莱粉蝶幼虫的防效相当于50mg/L的氰戊菊酯,优于75mg/L的鱼藤精乳油;而对蚜虫30mg/L的混剂防效高于50mg/L的氰戊菊酯和75mg/L的鱼藤酮。
莫美华黄彰欣
关键词:鱼藤酮氰戊菊酯共毒系数菜粉蝶
番木瓜环斑病流行时间动态分析被引量:5
1995年
根据田间和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番木瓜环斑病的季节流行动态、蚜虫田间消长规律以及显症和传染动态。在田间自然状态下,有翅蚜的迁入每年出现3个高峰(6月上旬、8月中旬和10月中旬)。在蚜虫迁入后的10~20d,病害的发展也相应出现高峰,病害的发展与蚜虫的迁入量以及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变化有关。比较3种数学模型(Logistic、Gompertz和Weibull)对此病流行曲线、显症动态及传染动态的拟合效果,结果前者以Gompertz方程为最佳,后两者以Weibull方程为最优。对流行曲线进行参数分析,推断此病为低毒源量、低速度、长流行期类型,其潜伏期(11d)比潜育期(17d)短6d。
张德雍王振中范怀忠林孔勋
关键词:番木瓜病害流行潜伏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