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肛肠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9例直肠肿瘤经肛门内镜微创治疗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在治疗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短期内的预后情况.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施行TEM手术治疗的59例直...
- 高宏建曾宪东殷志韬朱金亮王世贺李兴东姚远
- 关键词: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直肠肿瘤局部切除
- IL-17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白介素-17F(IL-17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肛肠医院手术切除的8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标本中IL-17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IL-17F与VEGF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患者IL-17F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L-17F表达阳性率为43.02%,低于癌旁组织的100.00%,VEGF表达阳性率为82.56%,高于癌旁组织的1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17F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r=-0.689,P<0.05);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IL-17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7F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均高于IL-17F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7F与结直肠癌预后有密切相关,可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李兴东高宏建赵虹
-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病理特征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0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沈阳市肛肠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9例。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肿瘤大小、结肠标本长度、直肠标本长度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 李兴东
- 关键词:晚期大肠癌老年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
- 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施行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并梗阻的疗效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析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施行腹腔镜手术和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采取手术治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减压后腹胀仍显著采取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的作为对照组,采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 d平均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合并梗阻者采取小肠减压管胃肠减压后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并可及时缓解患者术前腹胀的情况,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胃肠道功能。
- 司荣祥李兴东杨博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
- 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为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选择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内痔减量减半结扎联合消痔灵注射、外痔切除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愈率、住院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换药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内扎外切缝合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
- 李兴东丛樾曾宪东
- 关键词:混合痔消痔灵疗效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13年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病理变化为结直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数千个大小不一的息肉。临床表现多以便血或腹泻为主,同时伴有体质量下降、贫血或肠梗阻。患者就诊时,往往某个部位的息肉已经发生癌变,必须及时手术。
- 李兴东高宏建赵虹胡占领
-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接收的96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通过电脑随机法将之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8例予以内镜下切割吻合器,观察组48例予以弧形切割吻合器。观察两组并发症,并统计其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与常规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采用弧形切割器的价值更高,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手术耗时短,但考虑到术后并发症较多,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内镜下切割吻合器。
- 李兴东
- 关键词:弧形切割吻合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
- 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为探讨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此方法治疗直肠肿瘤32例,其中良性直肠肿瘤23例,直肠类癌7例,恶性直肠肿瘤2例。结果显示,本组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d。术中出血量均〈5ml。术后直肠出血1例,创面感染1例。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TEM治疗直肠肿瘤安全可行,患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兴东高宏建赵虹曾宪东
- 关键词:直肠肿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