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忠兵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衢州市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螺旋体
  • 3篇出血热
  • 2篇疫苗
  • 2篇肾综合征出血...
  • 2篇鼠传疾病
  • 2篇鼠类
  • 2篇农村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监测分析
  • 2篇钩端螺旋体
  • 2篇病毒
  • 2篇出血热疫苗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毒性

机构

  • 12篇龙游县疾病预...
  • 7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衢州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浙江省衢州市...
  • 1篇丽水市疾病预...

作者

  • 12篇陈忠兵
  • 8篇雷金宝
  • 5篇龚震宇
  • 5篇方春福
  • 3篇凌锋
  • 3篇刘起勇
  • 3篇侯娟
  • 3篇王炜
  • 2篇杨天赐
  • 2篇傅桂明
  • 2篇鲁亮
  • 2篇孙继民
  • 2篇曹国平
  • 2篇兰峰
  • 1篇何凡
  • 1篇祝阿根
  • 1篇兰玉清
  • 1篇郝晓刚
  • 1篇郭玉红
  • 1篇陈恩富

传媒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省龙游县姜席堰2019-2021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龙游县姜席堰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趋势,为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2019-2021年在龙游县姜席堰开展鼠类、蚊类和蜱监测,其中鼠类监测选用夹夜法。成蚊监测选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蜱选用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检蜱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生境的病媒生物密度、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趋势。结果2019-2021年龙游县姜席堰鼠总密度为4.05%,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占41.53%。共检测鼠肺118份,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为2.54%;鼠血118份,汉坦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9%。蚊类监测优势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占76.11%,其次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2019-2021年平均BI值为27.25。未捕获到蜱虫。结论姜席堰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的传播。
王莉燕周慧陈忠兵方春福曹国平朱建英张英龚震宇
关键词:病媒生物
2004-2010年龙游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龙游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对2004-2010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开展人间疫情与宿主动物带病毒监测。结果龙游县2004-2010年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0.78/10万,患者以40~50岁为主,占63.64%,农民占77.27%,男女比例为2.14:1。季节高峰呈夏季和冬季的双峰型,全县多个乡(镇)均有发病,以龙南山区发病率最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2.35%。鼠类带病毒率为2.95%,室内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80.28%;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9.29%。鼠血清HFRS抗体阳性率为4.81%。结论龙游县HFRS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流行特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监测结果显示,龙游县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
陈忠兵雷金宝兰峰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2007-2011年浙江省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龙游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显微镜凝集实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鸭、猪肾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集鼠、蛙肾进行钩体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结果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10万,患者以中年农民人群为主,女性高于男性,病例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农忙夏收季节是钩体病的高发期,全县多个乡(镇)有发病,以庙下乡发病最多;病原学监测检出钩体菌12株,以秋季热群为主,占83.33%;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1%,以黄疸出血群及秋季热群为主,分别占51.22%和39.02%;宿主动物PCR监测阳性率为28.07%。结论农忙夏收季节为钩体病高发季节,中年农民为重点人群;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所检出的患者血清抗体菌群不完全一致,应继续加强对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监测,注意菌群变动。
陈忠兵雷金宝兰峰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
浙江省鼠及主要鼠传疾病综合监测试点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索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在浙江省选择2个病媒生物监测点进行现场研究,整合鼠及鼠疫、肾综合征出旺热(HFRS)和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监测方案,协调机构和人员在市和县两个层面上歼展综合监测;鼠类综合监测时间为2009年6、8、10月,采用鼠笼法捕鼠。结果在浙江省丽水市和龙游县完成鼠密度、季节消长和鼠传疾病综合监测。2009年丽水市报告钩体病3例,发病率为0.13/10万,HFRS58例,发病率为2.44/10万;龙游县报告钩体病2例,发病率为0.49/10万,HFRS1例,发病率为0.25/10万。两地区均无鼠疫病例报告。丽水市共捕获鼠类91只,鼠密度为4.17%;龙游县捕获鼠类37只,鼠密度为1.18%。丽水市以黑线姬鼠为主,龙游县以黄胸鼠为主。丽水市对493只鼠进行媒介昆虫监测,染蚤鼠共51只,染蚤率为10.34%。两地区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结果均为阴性。丽水市HFRS抗原阳性率为10.42%,明显高于龙游县的4.59%。两地阳性鼠种均为黑线姬鼠。龙游县鼠血标本HFRS抗体阳性率为3.70%;丽水市鼠肾培养钩体阴性,龙游县鼠肾钩体阳性率为0.98%;龙游县鸭血钩体抗体阳性率为80%。结论对鼠群及鼠疫、HFRS和钩体病开展病媒生物综合监测是可行的,建议加强鼠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
龚震宇刘起勇侯娟傅桂明陈荣富雷金宝陈直平杨天赐鲁亮任樟尧兰玉清陈忠兵郭玉红凌锋孙继民
关键词:鼠传疾病
浙江省龙游县鼠类及其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整合鼠类及其相关传染病监测体系,探索综合监测模式,分析其可行性。方法成立执行办公室,协调病媒生物防制所、传染病防制所、微生物检验所等相关科室,统筹安排工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人间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鼠夹法调查鼠密度变化,采用鼠笼法捕获鼠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0年1-11月龙游县报告钩端螺旋体(钩体)病1例,发病率为0.25/10万。共布放鼠夹2117夹次,捕鼠52只,平均鼠密度为2.46%。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为4.00%,抗体阳性率为2.67%;钩体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龙游县鼠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基本可行,建议加强鼠类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的研究工作。
侯娟龚震宇雷金宝陈忠兵刘起勇鲁亮傅桂明杨天赐凌锋
关键词:鼠传疾病
1994-2010年浙江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鼠类综合监测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防病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1994--2010年浙江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鼠类综合监测机制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防病效果。方法于1994--2010年每年8、9月份用夹夜法定点调查龙游县溪口镇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及鼠肺汉坦病毒(HV)带毒率。选择该镇16~60岁男女健康人群,以自然村为单位,按接种组和对照组各半,年龄、性别、职业构成基本均衡的原则分组(接种组10178名,对照组16159名),接种组接种HFRS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用疫苗保护率评价防病效果。结果16年间鼠类种群构成比变化不大,均以黑线姬鼠为主,占76.5%(564/737)。鼠类总密度平均为4.73%(1170/24727),总带毒率平均为3.87%(41/1033):1994-1995年鼠类总密度为22.82%(186/815),带毒率为7.0%(10/143);2009-2010年鼠类总密度下降到2.75%(119/4330),带毒率为5.5%(13/237)。2005-2010年鼠血H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8%(35/728),2005-2010年鼠血H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6/138)、0.0%(0/113)、11.8%(16/136)、1.0%(1/104)、3.7%(4/109)、6.3%(8/128)(P〈0.01)。接种组发病1例,对照组发表41例,疫苗人群保护率为96.2%。结论浙江省疫区鼠类密度下降明显,HFRS带毒率稳定,疫苗防病效果较好。
龚震宇侯娟刘起勇雷金宝陈忠兵方春福朱函坪凌锋孙继民
关键词:鼠科肾综合征出血热生物学监测传染病控制
龙游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乡镇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则是完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1-2]。为了解衢州市龙游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岗位人员情况,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6月对龙,
吴叶仙雷金宝陈忠兵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均等化
2006年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规律,分析其存在问题。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鸭血清抗体。捕鼠、蛙,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分离培养病原体,PCR检测鼠肾、蛙肾标本。结果2006年龙游县共检测鸭血清20份,检出黄疸出血群1份。共解剖分离培养鼠肾113对、蛙肾132对、猪肾17对、鸭肾20对、牛中段尿20份。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00%,鼠肾分离培养阳性率为2.65%,蛙肾为1.52%;PCR检测鼠肾阳性率为8.00%,蛙肾为4.00%。结论钩体病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在洪涝灾害后,应列为防制重点。
雷金宝祝阿根陈忠兵姜理平王黎洪兰锋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
浙江省龙游县病毒性脑膜炎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4年
由浙江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联合对龙游县人民医院2003年10~12月诊治的病原不明患"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方春福雷林海王炜余樟友陈忠兵谢淑云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流行病学病原学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现场人群免疫后10年效果评估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连续观察和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接种人群10年后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效果。方法在浙江省龙游县以村为单位,16~60岁健康者按接种和对照各半的原则随机分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IgG荧光抗体,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测中和抗体,以抗体滴度评价血清学免疫效果和用疫苗保护率评价防病效果。结果接种前血清抗体阴性者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67/67),95%CI:96.3%~100%,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4.4%(8/18),95%CI:22.0%~69.0%,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72.1和4.6。1年后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前、免疫后2周,加强免疫后1、1.5、2、3和5年,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6%、83.3%、75.0%、53.1%、22.6%、10.0%、55.0%;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8%、55.6%、35.0%、31.3%、26.0%、10.0%、50.0%。基础免疫后10年,荧光抗体阳性率下降到7.1%。但是现场流行病学保护效果很好,人群保护率达100%。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长期免疫效果良好,流行病学防病效果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龚震宇翁景清雷金宝方春福陈恩富王臻陈忠兵王炜何凡刘碧瑶林君芬丁钢强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