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金宝

作品数:20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农村
  • 4篇螺旋体
  • 4篇钩端螺旋体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出血热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疫苗
  • 2篇肾综合征出血...
  • 2篇鼠传疾病
  • 2篇鼠类
  • 2篇农村家庭
  • 2篇螺旋体病
  • 2篇酶链反应
  • 2篇结核

机构

  • 19篇龙游县疾病预...
  • 10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浙江省衢州市...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南阳市疾病预...
  • 1篇丽水市疾病预...
  • 1篇衢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雷金宝
  • 8篇陈忠兵
  • 4篇龚震宇
  • 3篇方春福
  • 3篇凌锋
  • 3篇刘起勇
  • 3篇侯娟
  • 3篇兰峰
  • 3篇胡俊
  • 2篇何凡
  • 2篇杨天赐
  • 2篇傅桂明
  • 2篇陈恩富
  • 2篇吴文卫
  • 2篇姜理平
  • 2篇蔡建民
  • 2篇林君芬
  • 2篇鲁亮
  • 2篇楼晓明
  • 2篇孙继民

传媒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浙江省结核病...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种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钩端螺旋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雷金宝王黎洪张英姜理平孟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
浙江省鼠及主要鼠传疾病综合监测试点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索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在浙江省选择2个病媒生物监测点进行现场研究,整合鼠及鼠疫、肾综合征出旺热(HFRS)和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监测方案,协调机构和人员在市和县两个层面上歼展综合监测;鼠类综合监测时间为2009年6、8、10月,采用鼠笼法捕鼠。结果在浙江省丽水市和龙游县完成鼠密度、季节消长和鼠传疾病综合监测。2009年丽水市报告钩体病3例,发病率为0.13/10万,HFRS58例,发病率为2.44/10万;龙游县报告钩体病2例,发病率为0.49/10万,HFRS1例,发病率为0.25/10万。两地区均无鼠疫病例报告。丽水市共捕获鼠类91只,鼠密度为4.17%;龙游县捕获鼠类37只,鼠密度为1.18%。丽水市以黑线姬鼠为主,龙游县以黄胸鼠为主。丽水市对493只鼠进行媒介昆虫监测,染蚤鼠共51只,染蚤率为10.34%。两地区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结果均为阴性。丽水市HFRS抗原阳性率为10.42%,明显高于龙游县的4.59%。两地阳性鼠种均为黑线姬鼠。龙游县鼠血标本HFRS抗体阳性率为3.70%;丽水市鼠肾培养钩体阴性,龙游县鼠肾钩体阳性率为0.98%;龙游县鸭血钩体抗体阳性率为80%。结论对鼠群及鼠疫、HFRS和钩体病开展病媒生物综合监测是可行的,建议加强鼠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
龚震宇刘起勇侯娟傅桂明陈荣富雷金宝陈直平杨天赐鲁亮任樟尧兰玉清陈忠兵郭玉红凌锋孙继民
关键词:鼠传疾病
2004-2010年龙游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龙游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对2004-2010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开展人间疫情与宿主动物带病毒监测。结果龙游县2004-2010年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0.78/10万,患者以40~50岁为主,占63.64%,农民占77.27%,男女比例为2.14:1。季节高峰呈夏季和冬季的双峰型,全县多个乡(镇)均有发病,以龙南山区发病率最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2.35%。鼠类带病毒率为2.95%,室内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80.28%;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9.29%。鼠血清HFRS抗体阳性率为4.81%。结论龙游县HFRS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流行特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监测结果显示,龙游县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
陈忠兵雷金宝兰峰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2007-2011年浙江省龙游县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龙游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显微镜凝集实验,对临床确诊病例和宿主动物血清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鸭、猪肾和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集鼠、蛙肾进行钩体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结果龙游县2007-2011年钩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10万,患者以中年农民人群为主,女性高于男性,病例血清抗体对应菌群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农忙夏收季节是钩体病的高发期,全县多个乡(镇)有发病,以庙下乡发病最多;病原学监测检出钩体菌12株,以秋季热群为主,占83.33%;宿主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1%,以黄疸出血群及秋季热群为主,分别占51.22%和39.02%;宿主动物PCR监测阳性率为28.07%。结论农忙夏收季节为钩体病高发季节,中年农民为重点人群;宿主动物携带钩体菌群与所检出的患者血清抗体菌群不完全一致,应继续加强对宿主动物和人群的监测,注意菌群变动。
陈忠兵雷金宝兰峰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
龙游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乡镇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则是完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1-2]。为了解衢州市龙游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岗位人员情况,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6月对龙,
吴叶仙雷金宝陈忠兵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均等化
双缩脲-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乳制品脂肪的前处理过程中剩余的蛋白质残液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双缩脲反应,测定其蛋白质含量。结果:工作曲线在0~0.20g/100ml蛋白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1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的检出限为0.03g/100ml。结论:该方法污染少、操作简便、灵敏、结果可靠。
吴文卫雷金宝张光明王青霞朱建英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蛋白质含量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龙游县8所中学的部分中学生,应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96名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5.80%;女生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生,男生情绪不稳定因子在总分和中度以上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的强迫症状因子轻度以上异常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因子中度以上异常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周慧雷金宝胡俊姜国良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浙江省龙游县鼠类及其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整合鼠类及其相关传染病监测体系,探索综合监测模式,分析其可行性。方法成立执行办公室,协调病媒生物防制所、传染病防制所、微生物检验所等相关科室,统筹安排工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人间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鼠夹法调查鼠密度变化,采用鼠笼法捕获鼠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0年1-11月龙游县报告钩端螺旋体(钩体)病1例,发病率为0.25/10万。共布放鼠夹2117夹次,捕鼠52只,平均鼠密度为2.46%。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为4.00%,抗体阳性率为2.67%;钩体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龙游县鼠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基本可行,建议加强鼠类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的研究工作。
侯娟龚震宇雷金宝陈忠兵刘起勇鲁亮傅桂明杨天赐凌锋
关键词:鼠传疾病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儿童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浙江省儿童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模型,筛选高危因素,了解浙江省儿童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现状。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建立浙江省儿童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列表,咨询55位专家获得专家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估模型;其后于2012年4月和5月,选取位于浙江省北部和西南部的杭州市萧山区和龙游县,根据随机的方式,在其中各选一个农村和一个城镇社区,采用人户调查的方式,对家庭中有13岁及以下儿童的监护人,开展儿童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现场调查;对现场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对照风险评估模型列表,计算各项风险因素实际发生频率与各自权重的乘积,汇总后计算总风险得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估模型中准则层包括儿童卫生习惯、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指标层有接触病例等15项,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满意度,准则层CI=0.0193,CR=0.0332,指标层各项CI和CR也均小于0.10。在社区共调查458人,监护人年龄以25~42岁为主,共380人(占82.97%),职业主要为家务及待业、服务业和工人,共202人,占44.10%,有53.49%的儿童年龄在5岁以下,男女性别比为1.36:1,散居儿童占38.64%。综合评分显示浙江省社区儿童肠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综合评分为16.40分(满分100分),其中接触患者(5.84)、家庭经济状况差(1.78)和经常饮生水(1.74)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城镇和农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看来,浙江省社区儿童肠道传染病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尽管风险并不严重,但要采取措施以减少社区内患病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接触;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结合现场调查问卷进行传染病传播风险评
蔡剑张小敏林君芬汪芬娟雷金宝陈恩富柴程良
关键词: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1994-2010年浙江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鼠类综合监测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防病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1994--2010年浙江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鼠类综合监测机制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防病效果。方法于1994--2010年每年8、9月份用夹夜法定点调查龙游县溪口镇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及鼠肺汉坦病毒(HV)带毒率。选择该镇16~60岁男女健康人群,以自然村为单位,按接种组和对照组各半,年龄、性别、职业构成基本均衡的原则分组(接种组10178名,对照组16159名),接种组接种HFRS乳鼠脑纯化(Ⅰ型)灭活疫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用疫苗保护率评价防病效果。结果16年间鼠类种群构成比变化不大,均以黑线姬鼠为主,占76.5%(564/737)。鼠类总密度平均为4.73%(1170/24727),总带毒率平均为3.87%(41/1033):1994-1995年鼠类总密度为22.82%(186/815),带毒率为7.0%(10/143);2009-2010年鼠类总密度下降到2.75%(119/4330),带毒率为5.5%(13/237)。2005-2010年鼠血H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4.8%(35/728),2005-2010年鼠血H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6/138)、0.0%(0/113)、11.8%(16/136)、1.0%(1/104)、3.7%(4/109)、6.3%(8/128)(P〈0.01)。接种组发病1例,对照组发表41例,疫苗人群保护率为96.2%。结论浙江省疫区鼠类密度下降明显,HFRS带毒率稳定,疫苗防病效果较好。
龚震宇侯娟刘起勇雷金宝陈忠兵方春福朱函坪凌锋孙继民
关键词:鼠科肾综合征出血热生物学监测传染病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