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重光

作品数:130 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历史地理
  • 30篇文化科学
  • 19篇哲学宗教
  • 15篇社会学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客家
  • 27篇文化
  • 11篇信仰
  • 11篇客家人
  • 11篇客家文化
  • 10篇客家民系
  • 9篇宋代
  • 9篇畲族
  • 8篇先民
  • 8篇闽粤
  • 8篇客家先民
  • 8篇汉化
  • 7篇移民
  • 7篇闽南文化
  • 7篇佛教
  • 5篇畲民
  • 5篇妈祖信仰
  • 5篇民族
  • 4篇源流
  • 4篇人文

机构

  • 7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1篇福建省委党校
  • 9篇中共福建省委...
  • 7篇福建社会科学...
  • 5篇汕头大学
  • 2篇嘉应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 1篇台湾成功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闽台缘博...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央研究院

作者

  • 115篇谢重光
  • 1篇杨际平
  • 1篇郑镛
  • 1篇兰俏梅
  • 1篇陈庆元
  • 1篇何池
  • 1篇张春兰
  • 1篇徐晓望
  • 1篇汤漳平
  • 1篇王日根
  • 1篇刘登翰
  • 1篇陈益源
  • 1篇谢国兴
  • 1篇邹文清
  • 1篇郭志超
  • 1篇曾玲
  • 1篇庄小芳
  • 1篇杨彦杰
  • 1篇林国平

传媒

  • 10篇地方文化研究
  • 8篇中共福建省委...
  • 6篇福建论坛(人...
  • 6篇福州大学学报...
  • 5篇宁德师范学院...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闽台文化研究
  • 4篇地域文化研究
  • 3篇东南学术
  • 3篇汕头大学学报...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赣南师范学院...
  • 3篇佛学研究
  • 3篇宁德师专学报...
  • 3篇嘉应学院学报
  • 3篇龙岩学院学报
  • 3篇福建文博
  • 3篇文化遗产
  • 2篇韩山师范学院...
  • 2篇莆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被引量:12
2003年
明清以来,散居各地的畲族纷纷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原居赣闽粤边的畲族,是在畲、客长期互动以及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民族大起义之后逐渐汉化的。其中王守仁在平乱中剿抚并用,重在教化,对畲民融入客家起了促进作用———这是畲民汉化的一种典型。而漳浦蓝氏家族的汉化,则是在周围汉族发达的经济、文化影响下,族人攻文习武,离开山区,住进城邑,告别了耕山种畲的生活,成为讲究礼乐教化的官宦人家或书香人家,因而走上了彻底汉化的道路。由于他们是通过福佬文化的中介接受汉文化的,所以他们汉化后演变成了福佬人———这是畲族汉化的又一种典型。
谢重光
关键词:民族互动畲族客家
唐宋时期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被引量:1
2004年
自魏晋以降 ,由于北方人口的南迁 ,南方各民族间的接触、碰撞、融合一直在或紧或慢地进行 ,而在唐宋时期 ,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方向南方的移民规模扩大 ,速度加快 ,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因之加速进行。其主要表现是汉族南方诸民系次第形成 ,一些南方少数民族也发展成熟 ,奠定了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限于篇幅 ,本文仅就东南和华南地区福佬和客家两个汉族南方民系的形成略加论述。
谢重光
关键词:唐朝宋朝民族关系客家民系经济生活
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福建民俗佛教论略被引量:4
2001年
福建省许多民间信仰的神祗,如定光古佛、三平祖师、清水祖师等等,有着佛、菩萨的形式,但神明的功能及信众对它的信仰心理和祭拜仪式都与道教无甚区别。这些信仰大都奠定于唐宋时期,当时福建开发程度低,巫文化氛围浓厚,佛教为了传播的需要,纷纷以巫术道法树立威信、吸引信众,其佛学、禅法反而退居次要地位。久之,便形成了今天所见佛道不分的民俗佛教。认清这点,对于我们认识福建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谢重光
宋代赣闽粤结合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被引量:1
2021年
宋代赣闽粤结合区接受了大量外来移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农业、交通、矿业、集市和商贸网络,以及城镇建设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赣南、闽西、粤东北三个原来互相分隔的地理单元,逐渐汇为一个声气相通、方言和文化习俗相近的社会单元,为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谢重光
关键词:宋代社会
浙南汀州村考察记被引量:2
2007年
选取浙南云和、遂昌、松阳三县若干个汀州村,实地考察其来源及其现状,验证了学者关于明清时期汀州客家人移民浙南的结论,并在移民动因、移民形式、土客关系、文化承传和移民中畲族与客家关系等方面深化和丰富了客家人移民浙南的认识。
谢重光兰俏梅
关键词:客家移民
朱一贵事件与台湾客家、福佬关系的演变被引量:4
2013年
朱一贵事件是台湾归入清朝版图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事件中,同为潮籍移民,杜君英集团参加造反,而李直三、侯观德等一万二千余人则拥戴官府与乱民相抗,实与他们不同的族群属性密切相关,这对后来台湾的闽客关系总体上趋于恶化有很大影响。
谢重光
关键词:客家
一部体例完备、特点鲜明的优秀地方史专著——《福建史纲》评介
2005年
谢重光
关键词:体例博士生初学者
明代湘赣闽粤边的社会动乱与畲民汉化被引量:8
2009年
湘赣闽粤毗连的广大山区,至明代还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深山穷谷,交通梗阻,经济落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激起各族百姓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反抗斗争和社会动乱。朝廷采取剿抚并举、加强教化的一系列措施,压服了这一地区的社会动乱,促进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汉化。本文以畲民汉化为重点,分阶段分地区缕述了明代此一区域民族矛盾冲突、交流融合最后导致汉族成功向此一区域拓展的过程。
谢重光
唐宋福建海上交通与对外佛教文化交流被引量:2
2016年
系统梳理汉晋以来福建的海上交通情况,可以看出自唐中叶开始,福建的海上交通迅速发展,至宋代进入海上交通繁荣、海上贸易兴盛时期,其标志是泉州港的崛起与福建执造船业之牛耳。泉州之外,宋代福建其他地区的海上贸易也有较大发展,而以福州为突出。伴随海上贸易而兴的对外文化交流,以佛教文化交流为最盛。据此可以重点考述福建与东北亚新罗、日本进行海上贸易与佛教文化交流的情形。
谢重光
关键词:唐宋福建文化海上交通佛教交流
畲族与客家早期关系史述略
在历史上,赣闽粤交界区域这一广袤的山区,先后酝酿形成了畲族与汉族客家人两大族群。畲族的最早记载首见于宋代,至宋元之际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在赣、闽、粤、湘诸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客家的名称出...
谢重光
关键词:客家人客家先民闽西南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