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 作品数:25 被引量:8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地电场观测中的工频干扰抑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在地电场观测中,由电力系统产生的工频干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环境干扰。文章在简要概述地电场观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工频干扰的产生原因、干扰方式和影响机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干扰抑制方法及其特殊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实际观测,对工频干扰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初步讨论。研究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环境日益复杂,工频干扰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日趋严重,进一步开展抗干扰方法和技术研究,对促进地电场观测、应用和发展,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 席继楼赵家骝关歆莹谭大诚庄楠刘超李国佑王莉森李文新
- 关键词:地电场观测工频干扰
- 石英水平摆高采样率实验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测震仪数据采集器记录石英水平摆的高采样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同一台站分采样石英水平摆观测的潮汐波一致,表明本文的实验是成功的。秒采样观测能记录到完整的地震波和台风引起的震颤过程,且对应不同秒采样,形变观测仪器对台风引起的震颤过程的记录具有一致性。
- 方燕勋刘超卞根发惠若愚
- 温度对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数字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度实验和地震台站观测,分析温度对水平摆倾斜仪输出信号的影响,从定量角度给出其影响频段,分析表明,温度对长周期地震观测仪器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且不可忽略的,开展温度对地震观测资料影响的定量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价观测仪器温度效应。
- 王晓蕾刘超谷国梁徐小远张隽威方燕勋
- 关键词:温度效应
- 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解决高纬度、高海拔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地电场无人值守观测问题,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试验及应用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网络化地电场观测仪器,在充分兼容目前在网运行的地电场仪器的所有功能...
- 席继楼赵家骝刘超庄楠关歆莹马爱明
- 关键词:地震观测地电场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 全方位自然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自然电场(又称自然电位)是由地下矿体、电解质与周围介质之间、以及地下岩石结构体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包括氧化.还原电场、过滤电场、接触.扩散电场等。一般情况下,自然电场具有局部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也会由于局部性的地下水系、裂隙的变化,产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剧烈变化等。自然电场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变化(孕震)机理相对明晰,在唐山7.8级地震、海城7.3级地震、松潘7.2级等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记录到了可能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变化形态。
- 席继楼宋艳茹胡明朝刘超徐学恭尚先旗
- 关键词:自然电场物理化学反应自然电位
- 地电场观测的低功耗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基于野外无人职守观测的工作模式,在对网络化地电场观测系统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对降低地电场观测仪器(主机)功耗的主要技术实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讨论,采用该方法可以将系统功耗降低到2 W以下,基本达到应用需求。
- 胡明朝席继楼刘超李晓鹏
- 关键词:地电场观测无人值守低功耗
-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 2021年
- 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会议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了规范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运维和管理,促进实验场区域科学研究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继承、融合、补充及扩展等原则,开展了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暨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写工作。本文通过综合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基本概况、最新发展动态及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相关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最新科学设计方案,研究内容基本涵盖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一般要求、基础监测、科学数据以及科技成果等几个重要方面。本研究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及要求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和纲要性,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地震行业标准化研究现状,以及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的具体要求,开展系列标准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 席继楼薛兵孙汉荣高尚华武建华刘超
- 'ZD9A-2B地电场仪'研究与应用
- 席继楼庄楠刘超
- 地下铁道的振动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150年来地下铁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近20年来我国的地下铁道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地下铁道给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引发的振动与噪音也给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危害。本文从振动产生、振动传播和振动作用三个阶段论述了地铁振源及其传播的规律;传播特性与振源频率、振源与轨道距离、振动频率,以及列车运行速度、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等有关;振动传播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钢轨类型、轨道类型、建筑物质量类型、建筑物材料等;地铁振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振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同时还影响精密仪表测量等。本文提出了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振动控制措施,以期减小其危害。
- 关歆莹刘超
- 关键词:地下铁道振动
- 多重自相关在微弱低频电磁信号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低频电磁信号在地下电性结构探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长距离传播,信号衰减,可能被淹没于噪声中。利用多重自相关检测方法,对微弱低频电磁信号进行检测,并与自适应滤波法和离散小波变换法进行对比。利用Matlab对3种算法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多重自相关法能更好抑制噪声,有效检测微弱信号,检测性能优于小波变换法和自适应滤波法。
- 李晓鹏席继楼刘超宋艳茹
- 关键词:微弱信号信号检测自适应滤波离散小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