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继楼
- 作品数:67 被引量:3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地电场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两种计算方法及意义
- 地电场是重要的地震前兆物理场,其观测数据包含了自然电场、大地电场和干扰成分。自然电场源于地下介质的物理、化学过程,通常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地电场则来源于空间电流和潮汐力,较稳定的日变形态主要表现出TGF-A、TGF-B两种...
- 谭大诚杨立明席继楼
- 关键词:地电场TGF潮汐力岩石裂隙电场计算
- 文献传递
- 芦山Ms7.0地震前邻区自然电场的变化特征
- <正>在芦山震中周边500km范围内,地电场台站、主要断裂带的分布见图1a。在绘制图1b的数据曲线中,对短时、不确定、明显有干扰等的大幅度突跳数据删除,以显示出ESP的变化趋势。图1b给出了成都、汉王与甘孜ESP的中短期...
- 谭大诚席继楼王建军陈军营
- 关键词:ESP
- 文献传递
- ZD8T地电阻率观测装置稳定性检测仪被引量:7
- 2001年
- 介绍了 96 - 91 3重中之重课题研制的 ZD8T装置稳定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 。
- 赵家骝李艳东张世中席继楼王兰炜
- 关键词:地电阻率观测稳定性地震前兆供电回路漏电
- 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解决高纬度、高海拔等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地电场无人值守观测问题,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试验及应用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网络化地电场观测仪器,在充分兼容目前在网运行的地电场仪器的所有功能...
- 席继楼赵家骝刘超庄楠关歆莹马爱明
- 关键词:地震观测地电场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 岩石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的地电场逐日计算法
- 谭大诚席继楼王兰炜
- 自然电场震前变化分析与观测方法研究
- 自然电场(又称自然电位)是指由地下场源及介质属性变化产生的地电场。由于自然电场与地下场源和介质结构的这种密切关联性,其时空变化规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局部性,因此自然电场又可称之为局部电场。产生自然电场的地下场源因素主要包括...
- 席继楼谭大诚胡明朝刘超庄楠宋艳茹
- 文献传递
- 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拉萨地电场观测数据变化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前后,拉萨地磁台(以下简称"拉萨台")地电场观测数据出现了长时间、大幅度异常变化。在对拉萨台地电场观测条件、观测系统以及观测结果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利用"能量合成累加"和"MSA功率谱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从"时间域"和"频率域"两个方面,对该异常变化的主要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拉萨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异常变化,经历了"趋势变化-扰动变化-发震期-恢复期"等发展阶段,以及"低频变化-高频变化-平稳变化-高频变化"等演化过程。综合分析认为,拉萨台地电场观测异常变化特征和演化过程,与相关现象和机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能够完整反映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全过程,是具有一定客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珍贵资料。
- 席继楼关华平刘超庄楠杨晓明张治国次卓嘎格桑卓玛马爱明
- 中强地震前后地电场观测数据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地电场观测对象为天然地电场,包括源自外空的大地电场和源自地下的自然电场两个部分。我国最早开展模拟地电场观测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数字化地电场观测始于“九五”以后,目前已经建成了由110个台站组成的覆盖各主要地震危险区和重点监视区的地电场观测台网。地电场台网记录到了大地电场日变化和地电暴等周期性或同步背景变化。其中大地电场日变化具有区域性和广域性特点,其变化形态在同台站具有重现性、
- 席继楼谭大诚叶青
- 关键词:大地电场观测数据观测台网地震危险区自然电场邢台地震
- 超低频段地震电磁场观测技术研究
- 宋艳茹关华平席继楼刘超庄楠
-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2004年
- 席继楼
- 关键词:地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