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 作品数:40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重症神经疾病患者预测能量值与实际能量供给值比较
- 目的 重症神经疾病患者在喂养过程中,胃肠功能障碍约占66%,如呕吐、腹胀、腹泻、胃液潴留和消化道出血等.我们假设完全肠内喂养不能满足患者能量需求.因此,我们对肠内喂养预测能量值与实际能量供给值进行了比对,旨在为"肠内不足...
- 宿英英曾小雁刘刚姜梦迪高岱佺
-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脑电图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究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患者的脑电图(EEG)特征.方法 将60例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患者根据抗癫痫药物(AEDs)疗效分为RSE和非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NRSE),比较两组患者EEG模式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中,与NRSE组比较,RSE组患者发作期EEG呈持续性放电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44,95%CI=1.24~23.96,P=0.04).50例EGG呈间歇性演变的患者中,与NRSE组比较,RSE组患者发作间歇期EEG呈周期性放电与痫样放电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75,4.12;95%CI=3.19~277.32,1.09~15.58;P〈0.05);而RSE组患者发作后EEG为正常模式的比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1,95%CI=0.01~0.91,P=0.04).结论 GCSE患者如EEG出现持续性放电、周期性放电、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给以强化抗惊厥治疗.
- 陈卫碧宿英英刘刚姜梦迪任国平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
- 9例成人重症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 <正>目的分析9例成人重症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013年10月我科共收治了9例成人重症型流行性脑炎患者,均经血清和脑脊液检查证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主要症状、血及脑脊液化验、头颅MRI检查,以及临床治疗...
- 张运周高岱佺刘刚宿英英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和同步化的方法在脑电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和事件相关同步化(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ERS)是探讨研究脑功能非常有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本文对其在脑电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一、ERD/ERS的概述当大脑皮质某区域受到感官、动作指令或想象运动等刺激而开始激活时,该区域的代谢和血流增加。
- 刘刚孙伟
- 关键词:ERD同步化运动皮层感觉运动区神经网络重建皮质下
-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流程优化研究
- 2024年
-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的25例患者,实验组为2020年6月—2021年12月的28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置入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总耗时及血管内低温治疗启动耗时。结果实验组的鼻肠管置入成功率为85.7%,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总耗时(48.84±19.12)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鼻肠管置入时鼻咽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管内低温启动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期间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优化流程可确保血管内低温治疗按时启动,有效缩短鼻肠管置管耗时,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曹闻亚常红李苗范琳琳田飞刘刚
-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O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LOMG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首发临床症状及Osserman分型、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比较不同首次发病年龄、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LOMG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首次发病年龄(73.4±9.7)岁;首发临床表现为眼肌受累38例(84%),球麻痹31例(69%),抬头无力6例(13%)。Osserman分型,发病初期:Ⅰ型10例,Ⅱ型27例,Ⅲ型8例;极期:Ⅰ型7例,Ⅱ型15例,Ⅲ型21例,Ⅳ型2例。18例(40%)患者存在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自身免疫功能障碍,41例(91%)患者至少有1种合并症。43例接受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检测患者中39例(91%)阳性,33例接受胆碱酯酶抑制试验患者中31例(94%)阳性,33例接受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患者中20例(61%)存在异常。10例患者有1种或多种自身抗体水平升高。42例行胸部影像检查患者中7例(17%)显示胸腺异常。42例(93%)患者接受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36例(80%)患者接受常规免疫抑制治疗,10例(22%)患者行胸腺切除术。不同首次发病年龄患者球麻痹发生率、发病初期Osserman分型、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极期Osserman分型高于存活患者,癌症发生率、随访期间住院次数多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LOMG患者具有多个特点:咽喉肌群易受累,表现形式多样,多合并有自身免疫疾病,胸腺切除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 夏春凤赵艳君张君刘刚张跃其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预后
-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脑炎的远期神经功能预后
- 目的探究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LGI1)脑炎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态。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抗LGI1脑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发病到最后一次随访中位数33个月(6-78个月)],采用改良的R...
- 陈卫碧王敏高乐虹黄朝阳林一聪薛青刘刚张艳宿英英
- 关键词:亮氨酸症状性癫痫胶质瘤
- 脑电图对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EEG对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LHI患者68例。根据患者发病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在卒中发病48~72 h内接受床旁EEG监测。比较两组患者9种EEG分级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EEG对LH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28~80岁,平均(60.9±10.9)岁。预后良好20例,占29.4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α优势(有反应性)、慢波增多(有反应性)较低(8.3%比45.0%,6.3%比40.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EEG分级预测LH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的AUC为0.854(95%CI:0.764~0.943,P<0.01),其中α优势(有反应性)、慢波增多(有反应性)、α或θ昏迷和爆发抑制的灵敏度均>90%,但α优势(有反应性)和慢波增多(有反应性)特异性较差,分别为55%和60%。结论EEG分级能够客观反映LHI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助于LH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
- 刘刚田飞陈卫碧范琳琳崔黎黎宿英英张艳
- 关键词:脑电图神经功能预后
- 非免疫缺陷宿主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一例
- 2021年
- 侵袭性曲霉病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少见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更为少见。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严重缺陷的患者, 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均存在困难, 预后较差。本文报道1例非免疫缺陷宿主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 供临床参考。
- 任怡刘刚胡永强王媛
- 关键词:曲霉病中枢神经系统抗真菌治疗
- 1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长时程血管内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被引量:5
- 2022年
- 总结1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长时程血管内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经验,包括多学科诊疗团队协作,多设备一体化精准管理,目标化的持续动态监测;实施分阶段预见性护理干预;多方位严格要求,预防并发症,控制感染发生;超早期康复锻炼,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 魏京旭常红曹闻亚李苗刘刚田飞
- 关键词:肺动静脉畸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