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定河

作品数:34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杆菌
  • 9篇耐药
  • 8篇碳青霉烯
  • 8篇青霉烯
  • 5篇肠杆菌
  • 4篇碳青霉烯类
  • 4篇青霉烯类
  • 4篇耐药机制
  • 4篇耐药性
  • 4篇基因
  • 4篇甲状腺
  • 4篇甲状腺功能
  • 4篇甲状腺功能减...
  • 4篇减低
  • 4篇儿童
  • 3篇碳青霉烯酶
  • 3篇细菌
  • 3篇耐药机制研究
  • 3篇PCR
  • 3篇肠杆菌科

机构

  • 23篇宁波市第一医...
  • 6篇宁波市妇女儿...
  • 5篇浙江省宁波市...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无锡市克隆遗...

作者

  • 34篇孙定河
  • 12篇胡丽庆
  • 12篇史煜波
  • 8篇翁幸鐾
  • 6篇史颖娇
  • 5篇黄志刚
  • 3篇翁跃颂
  • 3篇杜建明
  • 3篇程修知
  • 2篇吕火祥
  • 2篇狄亚珍
  • 2篇王盛
  • 2篇罗守军
  • 2篇陈崇毅
  • 2篇吕定丰
  • 1篇陈志央
  • 1篇许桂芳
  • 1篇夏萍
  • 1篇徐本元
  • 1篇朱可奇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宁波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第二届中国临...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波地区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测研究
目的对宁波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进行研究了解。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11月耐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或厄他培南(ETP)的肠杆菌科菌株进行Hodge试验确认,对于阳性试...
胡丽庆史煜波孙定河史颖娇黄志刚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PCR
文献传递
3065例妊娠晚期血清游离雌三醇(uE3)的检测分析及临床价值的探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血uE3检测对妊娠晚期胎儿—胎盘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3065例孕妇血清中uE3的含量,并以5μg/L作为临界值划分。结果3065例血清uE3检测中有53例<5μg/L,所占比例为1.73%,对这53例结果偏低的孕产妇作血uE3连续追踪测定,结合超声多普勒以及其他辅助诊断,作产前、产后追踪。发现53例首次结果偏低孕妇两次或两次以上连续检测血uE3偏低有52例。其中6例确诊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死胎,1例无脑儿。结论提示妊娠晚期血清uE3测定特别是连续检测对胎儿—胎盘功能监测,辅助诊断及预后有较高价值。
李苏娅孙定河
关键词:胎盘功能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及多种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同源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的缺失等多种耐药基因.结果 PFGE显示1、2、4、5号菌株均有19个条带,具有同源性;PCR试验检测结果1、4号菌携带bla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3、5号菌携带携带blaDHA,3号携带bla ACT/MIR型AmpC 基因,1、2、4、5号菌携带bla 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2号、4号菌株缺失膜孔蛋白基因ompF,3号菌株同时缺失ompC和ompF;其中3号菌株的16S rRNA基因定量确定AmpC基因的表达为阴性菌的106.7倍.结论 宁波市第一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具有同源性,其耐药机制由KPC酶、AmpC酶、ESBLs、膜孔蛋白缺失等共同作用所形成,多数耐药基因定位在质粒上易引起耐药性的播散,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胡丽庆孙定河史煜波史颖娇
关键词: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同源性
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敏感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如何治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氟喹诺酮类和糖肽类全部耐药)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难题[1-2].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以及医院内暴发流行在目前临床上尤为棘手.本研究筛选出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100株,进行体外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史煜波翁幸鐾孙定河黄志刚
关键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敏感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条件致病菌
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IFN- r及总IgE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狄亚珍夏萍陈伟君孙定河杜建明徐本元蔡瑾程修知何立忠
该课题为探讨高危哮喘儿的免疫机理采用ELISA法及MEIA法研究血清中IL-4、IFN-r及总IgE水平及相互关系。本研究表明:高危哮喘儿体内在在着与哮喘儿相似的TH1、TH2失衡,TH2亢进的免疫异常。该课题是一项前瞻...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哮喘血清IGE
亚胺培南耐药阴沟肠杆菌的碳青霉烯霉基因型别的研究
目的研究宁波地区临床分离到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所携带的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以确定本地区亚胺培南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的主要基因型别及其流行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0.1.1至2011.04.30临床分离的...
胡丽庆孙定河史煜波史颖娇翁幸鐾
关键词:亚胺培南耐药阴沟肠杆菌
文献传递
甲状腺功能减低儿童替代治疗前后血脂和载脂蛋白变化的研究
陈崇毅程修知邱美蓉孙定河林俊儒
该课题是为了探讨甲状腺功能减低儿童的血脂及载脂蛋白的状况,以及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的转变情况,填补该方面的空白。在甲状腺片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和载脂...
关键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低下血脂载脂蛋白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运用六西格玛(σ)理论评估实验室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并根据现有性能建立合适的质控方案。方法收集2014年的室内质控数据和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数据,计算不精密度和偏倚(bias)。允许总误差(TEa)根据文献报道的医学决定水平假定的最低水平1 log IU/ml和合适水平0.5 log IU/ml。根据变异系数(CV)、bias和TEa计算σ值,同时绘制标准化σ性能评价图,并整合质量目标指数(QGI),σ<3为不可接受性能,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以判断优先改进精密度或准确度。绘制标准化操作过程图(OPS图),选择合适的质控规则。结果假定TEa为0.5 log IU/ml,HBV DNA高水平、低水平质控的σ值分别为3.79、2.25;假定TEa为1 log IU/ml,则HBV DNA高水平、低水平质控的σ值分别为8.64、5.14。结论实验室目前的HBV DNA检测性能还无法达到TEa为0.5 log IU/ml的水平,需优先改进精密度。假定TEa为1 log IU/ml,则设定13s/22s/R4s,N=2的室内质控方案是合适的。
翁跃颂裘海文孙定河吕定丰许桂芳
关键词:六西格玛
儿童肾脏病尿轻链的免疫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杜建明陈慧琴孙定河
关键词:儿童肾疾病免疫球蛋白轻链免疫学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尿液分离株检出gyrA基因新亚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1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学背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65种耐药相关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及可移动的遗传元件(整合子、转座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结果该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检出blaTEM,耐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检出aph(3′)-Ⅰ,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检出gyrA,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检出intⅠ1,转座子遗传标记检出tnp513,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检出trbC;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检出qacE△1-sul1,gyrA基因是新亚型(GenBank登录号:JN232083),83位密码子突变方式为TCG→TTC,导致氨基酸从丝氨酸(S)→苯丙氨酸(F);87位密码子突变方式为GAC→GCC,导致氨基酸从天冬氨酸(D)→丙氨酸(A)。结论携带多药耐药基因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是这株肺炎克雷伯菌呈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
陈刚糜祖煌翁幸鐾孙定河
关键词: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相关基因整合子转座子GYRA基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