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

作品数:105 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9篇生物学

主题

  • 77篇蛋白
  • 64篇核蛋白
  • 63篇突触
  • 60篇突触核蛋白
  • 53篇Α-突触核蛋...
  • 20篇细胞
  • 18篇帕金森
  • 18篇帕金森病
  • 16篇神经元
  • 13篇多巴
  • 13篇多巴胺
  • 12篇血红
  • 11篇多巴胺能
  • 11篇胺能
  • 10篇聚体
  • 10篇寡聚体
  • 9篇多巴胺能神经
  • 8篇血浆
  • 8篇受体
  • 8篇鼠脑

机构

  • 9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华大学
  • 7篇教育部
  • 7篇北京脑重大疾...
  • 4篇桂林医学院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吉林化工学院
  • 2篇国家人类基因...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罗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5篇李昕
  • 91篇于顺
  • 51篇李尧华
  • 36篇杨巍巍
  • 23篇李旭冉
  • 23篇陈彪
  • 16篇刘光伟
  • 12篇王鹏
  • 10篇殷娟娟
  • 8篇杨慧
  • 7篇尹娜
  • 6篇程芙蓉
  • 6篇韩俊燕
  • 6篇陈予东
  • 6篇李旭颖
  • 5篇李旭冉
  • 5篇童隆正
  • 5篇叶懿文
  • 5篇刘耀波
  • 5篇何欣

传媒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国神经科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Neuros...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7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氧预适应上调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缺氧时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和基因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低氧预适应对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缺氧暴露时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每天间歇暴露于低氧混合气体(1%O2、10%CO2、89%N2)20 m in,连续6 d。最后1次低氧暴露24 h后,将细胞暴露于无氧混合气体(10%CO2、90%N2)6 h,然后立即检测[3H]-2-脱氧葡萄糖(2-DG)的摄取率、GLUT1和GLUT3的mRNA水平及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低氧预适应上调急性缺氧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2-DG吸收率、星形胶质细胞GLUT1mRNA的表达及神经元GLUT1和GLUT3mRNA的表达,提高神经元存活率,这一作用可被细胞松弛素B消除。结论低氧预适应上调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缺氧时的葡萄糖摄取率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
王尔孚李昕贾春松刘光伟方海侠于顺
关键词:低氧预适应葡萄糖转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
α-突触核蛋白在大鼠脑神经元中的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大鼠脑神经元的亚细胞分布。方法利用2种新的识别不同表位的抗α-SYN单克隆抗体2E3和3D5,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标记和Western blot分析法对α-SYN在大鼠脑神经元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2E3单抗检测到α-SYN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突触前终末;3D5单抗除了能够检测到突触前终末的α-SYN外,还可以检测到α-SYN在神经细胞核的大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2种抗体在胞质和核组分中均可以检测到一个19 ku的蛋白,与α-SYN的表观分子质量一致。结论α-SYN免疫活性物质不仅存在于脑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末梢,而且也存在于核中,但识别不同表位的抗体对不同亚细胞部位的α-SYN的结合能力不同。
李昕刘光伟殷娟娟李尧华陈彪于顺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细胞核神经元
一种外周血Hb-Aβ复合物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周血Hb‑Aβ复合物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将Protein G或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随后加入抗Hb抗体(AHb)或生物素化抗Hb抗体...
于顺李鹏杰李昕蔡燕宁
14-3-3ζ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
2009年
为了探讨14-3-3ζ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本文采用纯化的基因重组型14-3-3ζ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14-3-3ζ蛋白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抗体。结果显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基因重组14-3-3ζ蛋白和大鼠脑匀浆32kD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4-3-3ζ蛋白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在皮层、海马、杏仁核和基底前脑的免疫阳性染色较强,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神经元胞浆内。本研究结果提示,14-3-3ζ蛋白可能具有多样化的生理功能。
董长松李尧华叶懿文李昕于顺杨慧陈彪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中枢神经系统
弱阳离子交换纳米磁珠介导的帕金森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筛选PD特征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61例、其他神经变性病(OND)患者29例和健康人30名,用弱阳离子交换(WCX)纳米磁珠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MALDI-TOF—MS(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检测各样品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erWizard3.1和BiomarkerPattemsSoftwareVersion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差异分子并建立PD诊断模型。用盲法验证此模型。结果在PD组和对照组之间筛查到17个差异分子(非参数检验z值范围为-4.039~-2.633,P〈0.01)。以5个质荷比(M/Z)分别为6121、5234、2961、4309、8170的分子建立了PD的诊断模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和83.1%。对40例新样本的盲法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PD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70.0%,正确率为77.5%。结论采用WCX纳米磁珠与MALDI-TOF—MS联用的技术,可以得到PD特征性血清蛋白质/肽指纹图谱并能够建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PD诊断模型。此模型可以较准确区分PD和健康人,但尚不能准确地区分PD和OND,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王坚李尧华郑晓立张燕莉李昕于顺何欣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蛋白质组学生物学标记离子交换
一种检测受实验者体液体外促进疾病相关蛋白聚合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α-突触核蛋白在血浆中的寡聚体形成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纯化的重组人α-突触核蛋白与血浆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孵育使其聚合成寡聚体,用ELISA方法测定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含量,通过寡聚体占总α-突触核蛋白含...
于顺尹娜杨巍巍李昕
α-突触核蛋白与血红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可致线粒体中血红蛋白减低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食蟹猴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与脑血红蛋白(neuronal hemoglobin,n Hb)复合物在不同亚细胞中的形成。方法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α-syn与n Hb复合物在不同年龄段食蟹猴不同脑区亚细胞结构中的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食蟹猴不同亚细胞结构中游离α-syn与n Hb的表达。结果在纹状体中,n Hb-α-syn复合物在胞质组分中存在增龄性增加,而在线粒体组分中存在增龄性减低,并且在纹状体中,线粒体中游离n Hb随年龄增加而表达减少(P<0.05);在青、中、老年食蟹猴小脑中,n Hb-α-syn复合物在胞质及线粒体组分中并无明显变化。同时,线粒体中游离n Hb不随年龄增加发生改变。结论在老化脑的易感区,α-syn与n Hb复合物的形成可致线粒体游离n Hb降低。
杨巍巍李旭冉李昕李旭颖于顺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血红蛋白线粒体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MR图像胼胝体三维纹理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胼胝体磁共振图像的三维纹理特征。方法对12例AD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者(Normal Controls,NC)进行三维纹理分析。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提取三维纹理参数,分析纹理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及与临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胼胝体部位的能量、逆差矩、对比度、熵、差熵及差方差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三维纹理特征可能反映出AD患者胼胝体部位的病理病变,有助于AD的诊断。
李昕童隆正王旭王磊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图像胼胝体
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其突变体A30P和A53T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明确α-Syn的生理功能,揭示突变体A30P和A53T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组培养,在细胞外添加A30P、A53T和α-Syn,培养1 h、2 h和4 h后固定,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神经元突起以成像显微镜观察测量,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2和4 h时,其突起的平均长度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A53T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突起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蛋白的含量,浓度越高,α-Syn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了外源性α-Syn可以从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并均匀分布在胞体和突起。而A30P和A53T组,并未发现。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突变体A30P和A53T,无促神经元突起生长作用,这一现象可能与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
王鹏许洁李昕何欣李尧华于顺
关键词:突触核蛋白突起生长
帕金森病患者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alpha-突触核蛋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正常人群及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和ELISA方法检测与血红蛋白结合的α-Syn在正常人群及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结...
杨巍巍李昕于顺
关键词:帕金森病患者突触核蛋白ALPHA红细胞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