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洋 作品数:61 被引量:112 H指数:7 供职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水利工程 更多>>
冻融损伤石英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 2025年 西南艰险山区分布有大量岩质边坡,长期冻融作用引起岩体力学性能发生劣化,进一步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为研究岩体在冻融作用下的损伤劣化规律,选取某高陡边坡工程的低孔隙率石英岩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其力学劣化和能量演化规律,并基于能量演化规律提出岩石完全压密点的确定方法,以完全压密点为分段点建立考虑压密段的岩石分段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前期冻融循环作用对石英岩的影响较小,当冻融循环次数>40时,石英岩的力学性能出现明显劣化,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逐渐向拉-剪复合破坏转变;确定弹性能耗比K(耗散能/弹性应变能)为1.2对应的点为完全压密点,压密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大;考虑压密段的岩石分段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数据的匹配度较好,可更准确地描述冻融损伤石英岩的变形破坏特性。 侯召旭 刘先峰 王通 张俊 张俊 张俊关键词:冻融循环 石英岩 过渡型细粒土击实特性及基质吸力试验研究 2023年 级配呈现过渡特征的土被称为过渡土.路基填料中过渡型细粒土的击实特性不同,且力学性能受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大.根据试验标准(ASTM D698-12),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得到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对试验土样,分别使用露点水势仪和高量程吸力计量测击实前后土样的基质吸力.结果表明:过渡土中黏粒含量的增加使路基填土压实特性不同,过渡土的最大干密度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过渡土的最优含水率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击实曲线湿侧时击实土的基质吸力接近于0;击实后过渡土的基质吸力呈现过渡特征,当认为过渡土中的水分被黏粒完全吸收后,过渡土的吸力-含水率可以拟合为一条曲线,即吸力-黏土含水率曲线;在压实前的松散土颗粒的吸力量测中,也得到近似的试验结果. 张炎飞 刘先峰 袁胜洋 袁胜洋关键词:击实试验 击实特性 基质吸力 非饱和土力学 土水特征曲线 生态敏感区交通线路边坡生态修复与评价——以伊犁生态修复区域为例 2025年 为明确适用于伊犁生态敏感区域的边坡生态修复植物,探究生态修复植物的实际修复效果,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调研建立乡土护坡植物库,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生态修复植物组合,并开展了现场生态修复试验,构建植被护坡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室内外试验对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价,从护坡功能、生态效益、景观效果、经济效益4个方面确定植被护坡工程评价指标,基于AHP确定了各生态修复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出生态修复评价分值。结果表明:伊犁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沿线边坡植物平均冠长为16.3 cm,平均根长为6.65 cm,植被数量从坡顶到坡脚的位置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乡土护坡的生态修复植物确定为高羊茅、紫花苜蓿、狗尾巴草、狗牙根、野菊花5种植物;边坡Ⅰ综合评价分值为6.57,植被护坡等级评价为良,边坡Ⅱ综合评价分值为8.68,植被护坡等级评价为优,边坡Ⅱ的生态恢复效果比边坡Ⅰ理想。结果为西北伊犁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的草种选取依据以及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评价方法。 杨小玲 杨贵侠 李思环 袁胜洋 刘先峰 马周 付鸿翔 李思洋关键词:生态修复 层次分析法 植物组合 一种模拟柱锤冲扩桩孔内填料冲击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柱锤冲扩桩孔内填料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柱锤装置和置料装置;柱锤装置包括多根导向柱和卷扬机,多根导向柱的内部设置有柱锤,卷扬机中钢丝绳的端部设置有圆柱式电磁铁;置料装置包括刚性密封容器、... 袁胜洋 杨涛宁 刘先峰 李城栋 周宇航 吴俊 谢鑫鑫 陈松 闫自广一种膨胀土路基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土路基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膨胀土路基试验技术领域,膨胀土路基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土工离心机、模型箱、干湿循环系统和数据采集监测系统,通过设置土工离心机对膨胀土路基模型施加n个g的离心加速... 刘先峰 翟伟 袁胜洋 荆滕申 郭利康列车荷载作用下坎儿井地基塌陷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一种列车荷载作用下坎儿井地基塌陷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组成是:无盖的试验箱体的前面为有机玻璃板;试验箱体内填筑有地基土并埋设有充满水的橡胶水袋、多个土压力盒和多个示踪粒子;地基土表面的中部铺设有混凝土垫板,其表面中部与千斤顶... 刘先峰 张炎飞 李晓辰 袁胜洋 陈伟志 潘高峰 杨文腾 阳剑 高泽飞 陈志明 蒋关鲁文献传递 降雨后地震作用下基覆型边坡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基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后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并结合边际谱损伤识别及宏观破坏过程,探讨该边坡损伤发展过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边坡PGA放大系数随正弦波峰值加速度及荷载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0.7倍坡高附近放大效应最大,存在“趋表效应”及“高程效应”;土体应变随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坡脚与坡顶变形差异较大;动土应力以及动孔隙水压力均随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滑坡启动阶段显著增加;边坡在动力作用下损伤始于坡顶附近,随后坡脚产生剪切破坏;土体的应变发展与边际谱损伤识别过程较为一致;边坡变形可划分为微小变形—小变形—大变形破坏3个阶段,表现为张拉-剪切型破坏。 冯海洲 蒋关鲁 郭玉丰 何梓雷 何博裕 胡金山 李杰 袁胜洋关键词:地震 破坏模式 振动台模型试验 干湿循环下石灰改良红层泥岩填料力学性能劣化规律研究 2025年 红层泥岩水敏性高,作路基填料时可用石灰改良。受季节变化影响,路基基床经历干湿循环,导致服役性能降低。为研究干湿循环下改良填料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开展一系列干湿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弯曲元试验测定改良填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小应变刚度。结合连续滴水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揭示干湿循环后填料微观结构劣化特征。结果表明:低幅度循环下试样在干侧和湿侧均产生体胀。高幅度循环下试样在湿侧产生体胀。在干侧先产生体缩,随循环次数增加,即使含水率较低,试样也产生体胀。体胀导致强度和小应变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当试样产生体缩时,强度有所增长,但小应变刚度由于裂缝衍生而持续衰减。试样强度随损伤体变可用统一劣化方程表示。但高幅度循环下试样干燥后的小应变刚度远低于劣化线,且劣化速率远大于强度。试样滴水后能维持基本形貌,但观察到团聚体松散、微粒剥落和新生裂缝等结构劣化特征,从而导致宏观力学性能衰减。 陈康 刘先峰 刘先峰 蒋关鲁 袁胜洋 马杰关键词:路基填料 干湿循环 石灰改良 红层泥岩 性能劣化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隧道洞口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降雨、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边坡易产生严重破坏,有必要研究隧道洞口边坡及支挡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以中国西南某隧道洞口边坡为例,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降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隧道洞口边坡的动力响应与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洞口边坡破坏过程为坡顶张拉裂缝―坡脚剪切溃裂―边坡整体滑移破坏。由于雨水入渗,坡表土体在地震作用下易产生局部浅层破坏。边坡破坏模式为张拉-剪切型。(2)随峰值加速度增加,桩身PGA放大系数显著增大,应重视该类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惯性放大效应。(3)桩后峰值土压力随峰值加速度增加而增大,由“S型”分布逐渐转变为倒三角形分布。峰值加速度大于0.4g时,锚索轴力逐渐增加,充分发挥张拉作用。(4)桩土压力与加速度傅里叶谱幅值集中于低频段,地震波沿高程传播存在“高频滤波效应”。(5)桩身位移谱幅值随峰值加速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沿桩身向上呈增加趋势;位移谱主频分布于1~4 Hz,卓越频率为2.5 Hz,与地震荷载的主频较接近。(6)桩体加速度间的关联性较好,桩体加速度、动土压力、桩体应变、锚索轴力相关性随输入峰值加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冯海洲 蒋关鲁 何梓雷 郭玉丰 胡金山 李杰 袁胜洋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 动力响应 振动台试验 斜跨坎儿井的高速铁路路基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斜跨坎儿井的高速铁路路基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反力架,模型装置、加载装置、监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模型装置包括采用PVC管模拟坎儿井暗渠和竖井,通过设置不同暗渠与路基荷载中心线间的交角和暗渠埋深,研究... 刘先峰 张炎飞 袁胜洋 张冲 宋瑾阳 田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