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0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患者免疫失调具有密切关系。目前临床对于炎症性肠病治疗主要原则为消除活动性炎症以及改善免疫功能紊乱,比如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均是临床治疗常用药物。间充质干细胞为具有自我复制以及多方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对于组织修复以及免疫调节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在心肌梗死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近些年很多专家将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这些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夏敏敏 刘静华 李虹霞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性肠病 通过RT-PCR检测小鼠胃黏膜感染海尔曼螺杆菌后细胞因子的表达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ilmannii,H.heilmannii)感染BALB/c小鼠、C57BL/6小鼠、裸鼠前后以及不同时期胃黏膜IFN-γ、IL-4、IL-10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确定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诱发的免疫应答方式。方法采用小鼠体内传代保存的海尔曼螺杆菌株,分别灌胃3种小鼠,通过胃内接种,使海尔曼螺杆菌定植于小鼠胃内,建立长期稳定的小鼠感染模型。于第4、8、12、24、36周分别处死小鼠,取胃黏膜组织作半定量RT-PCR检测IFN-γ、IL-4、IL-10及IL-1β的mRNA水平。结果感染初期(4~12周),BALB/c、C57BL/6小鼠胃黏膜的IFN-γ、IL-4、IL-10、IL-1β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IL-4、IL-10、IFN-γ的mRNA水平在第8~12周分别达到最大峰值,而在第4周IL-1β的mRNA水平已达高峰。12周后,BALB/c小鼠的IFN-γ表达明显降低,C57BL/6小鼠的变化不明显;感染后期(36周)的C57BL/6小鼠,IL-4的表达在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缺陷小鼠中IFN-γ、IL-4、IL-10、IL-1β的mRNA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高,组间相比IL-1β、IL-4的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的表达随海尔曼螺杆菌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IFN-γ介导的Th1型细胞免疫在海尔曼螺杆菌感染免疫应答中占重要地位。不同品种小鼠对海尔曼螺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方式有差别,C57BL/6小鼠对海尔曼螺杆菌感染主要呈Th1型细胞免疫应答,BALB/c小鼠为Th1/Th2混合免疫应答。 李静 刘静华 王媛媛 李娜 王显飞 陈烨 张亚历关键词:海尔曼螺杆菌 BALB/C小鼠 C57BL/6小鼠 裸鼠 RT-PCR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医院门诊收治的512例Hp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6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Hp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Hp根除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李静 刘静华 张静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复方甘草酸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AIH患者30例,分离并培养肝脏单核巨噬细胞,取培养2天的细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入终浓度为1 mg/m L的甘草酸苷,对照组加入等量缓冲液,处理30 min。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吞噬能力,计算吞噬率及吞噬指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提呈分子CD80、CD40、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结果观察组细胞吞噬率为(49.80±1.36)%、吞噬指数为80.36±4.70,对照组分别为(26.38±3.25)%、32.38±1.79,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细胞表面CD40、CD80、HLA-D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8±0.031、0.768±0.031、0.937±0.062,对照组分别为0.452±0.023、0.452±0.023、0.548±0.032,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提高AIH患者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抗原呈递能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李虹霞 杨蜜蜜 刘伏山 刘静华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 复方甘草酸苷 单核巨噬细胞 细胞吞噬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动态血清降钙素、CRP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quiered pneumonia,SCAP)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及肺炎患者各4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抗生素、化痰药物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行无创或者有创的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并给予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在病人入院的第1、3、7天采取其血液标本并且进行血清PCT与CRP的测定。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第1天,两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与第7天两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期内,肺炎组的PCT含量逐渐降低,重症肺炎组逐渐增高;第1天、第3天以及第7天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期内,肺炎组的CRP含量逐渐降低,重症肺炎组逐渐增高;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内死亡事件发生率比较,重症肺炎组显著高于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与CRP对于SCAP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刘静华关键词:降钙素 C反应蛋白质 社区获得性 肺炎 胃苏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磷酸铝凝胶,20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胃苏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浆胃动素(MTL)和胆汁反流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1.15%和92.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IP水平显著降低,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VIP和MTL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两组最长反流时间、胆汁反流次数和反流总时间占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明显缓解黏膜炎症和胆汁反流情况,改善机体VIP和MTL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夏敏敏 李翠云 刘静华关键词:胃苏颗粒 磷酸铝凝胶 胆汁反流性胃炎 血管活性肠肽 胆汁反流 鼠李糖乳杆菌GG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1年 鼠李糖乳杆菌GG(LGG)是目前研究较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在人类胃肠道中具有良好的黏附及定植能力。LGG可通过多种途径起到保护胃肠道的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目前LGG已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胃肠道微生态失调相关疾病。该文就LGG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感染性腹泻、旅行者腹泻、抗生素相关腹泻、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消化系统肿瘤和慢性肝病等)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刘静华 李静 周国琼 曹海龙 王邦茂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 功能性胃肠病 肝脏疾病 幽门螺杆菌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凝血功能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D-二聚体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2.50%,P<0.05。观察组4例出现皮下注射部位淤斑,但均未影响治疗。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安全、有效。 刘静华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 低分子肝素钙 血气指标 凝血指标 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老年肺炎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3年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多发的急性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老年肺炎的治疗受到老年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观察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治愈时间,本研究在西药抗菌素静脉滴注+口服肺力咳合剂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刘静华关键词:阿奇霉素 喜炎平 老年肺炎 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它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引起慢性肝损伤后的一种损伤修复反应,慢性肝病的处理与预后取决于肝纤维化的程度,假如在临床工作中能早期诊断肝脏纤维化,并且做到早治疗,就能改善慢性肝病的预后。所以,临床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是了解病情、决定治疗的关键。虽然肝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仍有其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与风险,新型分子标志物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由此导致了非侵入性评估肝纤维化技术的发展。该篇文章从直接及间接血清学标记物、显像技术方面等非侵入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李静 刘静华关键词:肝纤维化 非侵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