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致病
  • 2篇食品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致病菌
  • 1篇致病因子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风险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微生物
  • 1篇螺旋体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化学物
  • 1篇钩端螺旋体
  • 1篇灌溉
  • 1篇合酶

机构

  • 4篇龙游县疾病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衢州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张英
  • 2篇朱建英
  • 1篇龚震宇
  • 1篇陈忠兵
  • 1篇姜理平
  • 1篇方春福
  • 1篇曹国平
  • 1篇王黎洪
  • 1篇孟真
  • 1篇雷金宝
  • 1篇冯丹丹
  • 1篇周慧

传媒

  • 2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种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钩端螺旋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雷金宝王黎洪张英姜理平孟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省龙游县姜席堰2019-2021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龙游县姜席堰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趋势,为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2019-2021年在龙游县姜席堰开展鼠类、蚊类和蜱监测,其中鼠类监测选用夹夜法。成蚊监测选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蜱选用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检蜱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生境的病媒生物密度、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趋势。结果2019-2021年龙游县姜席堰鼠总密度为4.05%,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占41.53%。共检测鼠肺118份,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为2.54%;鼠血118份,汉坦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9%。蚊类监测优势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占76.11%,其次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2019-2021年平均BI值为27.25。未捕获到蜱虫。结论姜席堰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的传播。
王莉燕周慧陈忠兵方春福曹国平朱建英张英龚震宇
关键词:病媒生物
龙游县2018-2022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龙游县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按照《衢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手册》要求,2018-2022年在龙游县区域内不同地点采集不同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采集13类共596份样品,共检出6种致病菌,检出阳性样本37份,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6.21%。其中,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最高(10.42%);各类食品中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最高(16.67%);不同采样地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情况为流动摊贩>农贸市场>商店/超市>外卖平台>餐饮店。结论:龙游县在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总体良好,但在肉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及粮食制品中存在较大风险,需要对重点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减少相关食源性安全事件的发生。
张英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疾病致病菌
2019—2023年龙游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龙游县市售食品中化学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致病因子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该县市售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3年从龙游县不同食品流通环节采集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1 977份,6 931项次,合格样品1 875份,合格率为94.84%,项次合格率为98.51%。其中化学污染物份数合格率为96.27%,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份数合格率为91.82%。结论:龙游县抽检场所的食品污染总体情况较好。
冯丹丹朱建英张英金杨慧娜战迪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