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长维

作品数:56 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物种
  • 9篇麻疯树
  • 9篇干热
  • 9篇干热河谷
  • 8篇昆虫
  • 6篇群落
  • 6篇蚂蚁
  • 5篇蚁科
  • 5篇物种多样性
  • 5篇传粉
  • 4篇山松
  • 4篇树种
  • 4篇华山松
  • 3篇单色光
  • 3篇多样性
  • 3篇元谋干热河谷
  • 3篇植被恢复
  • 3篇生物学
  • 3篇趋光性
  • 3篇群落多样性

机构

  • 35篇中国林业科学...
  • 16篇重庆城市管理...
  • 7篇西南林学院
  • 5篇国家林业局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0篇罗长维
  • 21篇李昆
  • 15篇孙永玉
  • 13篇陈友
  • 8篇刘方炎
  • 7篇徐正会
  • 7篇张春华
  • 6篇崔永忠
  • 3篇李立
  • 3篇唐国勇
  • 2篇谢开立
  • 2篇曹葵光
  • 2篇廖声熙
  • 2篇闫明旭
  • 1篇和秋菊
  • 1篇柴正群
  • 1篇杨文云
  • 1篇赵廷松
  • 1篇蔡小虎
  • 1篇赵志武

传媒

  • 7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种子
  • 1篇林业科技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2
  • 1篇200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强对松蠹狄金小蜂趋光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昆虫对不同光强光源的行为反应,有利于确定诱集光源的功率、诱集有效空间范围及布点密度,为此,利用昆虫视觉行为学研究方法,研究华山松木蠹象优势寄生蜂——松蠹狄金小蜂对不同光强敏感单色光的趋向行为。结果表明,无论从趋向率还是趋向位移看,3种敏感单色光(340nm紫外光、415 nm紫色光和549 nm黄绿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行为与光强具有明显相关性,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在415 nm紫色光和549 nm黄绿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行为反应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稍有减弱,而在340 nm紫外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行为反应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明显降低,甚至低于光强较低时的水平。3种敏感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行为反应达到峰值时光强的大小顺序为:黄绿光(549 nm)>紫色光(415 nm)>紫外光(340 nm)。
陈友罗长维
关键词:光强单色光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蚂蚁物种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样地法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立6个垂直带与9个水平带,共33块样地进行蚁类调查,探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蚂蚁物种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蚂蚁34328头,分属于5亚科32属59种,其中24种为重庆新记录种;掘穴蚁等26种蚂蚁的垂直分布高差在350 m以下,生态幅狭窄;四川曲颊猛蚁等24种蚂蚁仅分布于1个垂直带,水平分布范围最窄;不同海拔样地的优势种基本稳定在1~3种,物种数有3~19种,稀有种有0~10种,后二者随海拔增加均呈先平缓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格局,并在海拔1000 m处达到峰值;不同水平带之间的蚂蚁群落相似性随海拔增加呈单峰格局,并在海拔1250 m达到峰值。因此,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蚂蚁物种的分布与海拔梯度及水平分布位置密切相关,有近一半的蚂蚁物种生态幅狭窄,且水平分布仅在1个点。蚂蚁物种分布也受人为因素影响,低海拔地带受人为干扰重,生境破碎化、单一化,不利于不同群落间蚂蚁物种的交流与扩散。
陈友罗长维
关键词:蚂蚁群落相似性自然保护区
干热河谷麻疯树访花昆虫及主要传粉昆虫被引量:26
2008年
膏桐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可以提炼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在我国将成长为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为了增加膏桐结籽率,提高其产量,给膏桐规模化栽培方面提供传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于2006年对云南元江坝区半栽培膏桐(Jatropha curcas L.)居群的访花昆虫及主要传粉昆虫种类进行调查。膏桐开花示样醒目,具花香与蜜腺,花形态没有特化,这些特征使得它提供的酬物适合于不同的昆虫采食,其访花昆虫种类较丰富,共有35种访花昆虫,分属5目20科。综合访花昆虫的传粉数量,及传粉质量包括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与日活动规律等确定主要传粉昆虫,确定大头金蝇Chrysomya(Compsomyia)megacephala Fabricius、中华蜜蜂Apiscerana Fabricius、迁粉蝶(淡色型)Catopsilia pomona f.Crocale为该居群的主要传粉昆虫。3种传粉昆虫具有不同的访花习性和日活动规律。雌雄迁粉蝶日活动规律相似。访花者的组成受气象因素、开花示样及生境条件的影响。最后,探讨膏桐与访花昆虫的关系,以及主要传粉者的组成随时空变异而改变的规律。
罗长维李昆陈晓鸣陈友孙永玉
关键词:膏桐访花昆虫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
不同流域麻疯树性别分化及两性花序中雌花数目特征被引量:9
2010年
基于随机取样和跟踪观测的方法,对金沙江和红河两流域干热河谷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前后2次开花过程中性别分化特征以及两性花序中雌花数目进行了跟踪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两流域麻疯树单个1年生小枝分化出两性花序数均较少,且受林地环境的影响较大;②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两性花序数均远高于雄性花序数,而第2次开花时,两性花序数略低于雄性花序数;两性花序中雄雌花朵数比均高达15:1以上,且第2次开花远高于第1次开花;③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中具有6~10朵雌花的两性花序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均在40%以上,但具有16朵及以上雌花的两性花序较少,仅占2%~3%;而第2次开花时,雌花数均较少,具有1~5朵雌花的两性花序均占80%以上;④在麻疯树两性花序、雌花朵产生量及坐果率方面,金沙江流域永胜县分布区优于红河流域双柏县分布区。林地、流域及区域气候环境可能对开花特性存在较大影响,而适当"干""热"环境对两性花序及雌花朵的产生可能更有利。
刘方炎李昆王小庆张春华罗长维崔永忠彭辉
关键词:森林生物学干热河谷麻疯树性别分化雌花
麻疯树优树选择技术
孙永玉李昆张荣贵刘方炎罗长维蔡小虎王鹏
现在麻疯树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对优良产油植株的需求十分迫切,不仅对树种性状结构有了较大变化,而且对优树选择技术有了更具体明确的要求,尚无规范的技术标准筛选优良单株及采集优良单株种子进行造林,严重影响了麻疯树生物质能源林的造...
关键词:
关键词:麻疯树树种选择生物柴油原料林
元谋干热河谷麻疯树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被引量:5
2009年
麻疯树白粉病在干热河谷时有发生,通常危害麻疯树茎杆、枝叶、花果,降低麻疯树光合作用与生长势,影响其结实.通过室内镜检和田间系统观察发现:引起麻疯树白粉病的病原为串珠状粉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真菌,白粉病发生在年度内呈现单峰曲线;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此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地理位置、种植方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白粉病发生的是麻疯树的抗病性.用4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400~1000倍使用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在88.15%~96.92%之间;5%云大翠丽1000倍、2000倍效果次之,防治效果在76.56%~81.38%之间;50%百菌清200~600倍与15%粉锈宁500倍、1000倍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也可达64.00%~77.27%.喷洒次数的增加可明显提高低浓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剂连续喷洒2~3次,可延缓麻疯树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
罗长维李昆陈友孙永玉崔永忠柴守权
关键词:麻疯树白粉病
松蠹狄金小蜂的光谱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松蠹狄金小蜂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华山松的重大蛀干害虫——华山松木蠹象的优势寄生蜂。为了避免灯光诱杀华山松木蠹象时错杀松蠹狄金小蜂,利用昆虫视觉行为学研究方法,研究松蠹狄金小蜂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在波长340~689 nm光谱内的9个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对除中心波长649 nm红色光外的其余8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中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 nm紫外光、415 nm紫色光、549 nm黄绿光,松蠹狄金小蜂在相应测试装置中1 min平均位移分别为23.55 cm、20.09 cm、19.28 cm,趋向率分别是88.0%、80.0%、76.0%。由此可见,松蠹狄金小蜂是一种趋光性昆虫,但其敏感光谱与华山松木蠹象的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因此,与防治相比,利用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松蠹狄金小蜂的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陈友罗长维陈丽花
关键词:趋光性单色光紫外光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2019年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状况与原因。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样本952份。研究结果显示:公共选修课而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手机使用的重灾区;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为社交媒体;使用原因主要是对课程不感兴趣及自制力差;学生认为课堂使用手机降低了学习效率,但是自己的手机使用比较合理;课前统一上交手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对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学生自律能力、规范课堂管理、改进教学质量等对策。
罗长维陈友
关键词:自律能力课堂管理
齿瓣石斛栽培基质筛选及其栽培方式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通过对齿瓣石斛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基质中,树皮∶苔藓(1∶1)中新枝数最多,树皮中枝条生长最好,树皮∶锯末∶羊粪(5∶3∶2)中产量最高;(2)不同栽培方式中直立捆绑产量最高。因此在齿瓣石斛生产中宜选择树皮基质和直立捆绑栽培方式。
孙永玉昝少军徐永艳罗长维李昆
关键词:齿瓣石斛栽培基质栽培方式
干热河谷柠檬桉苗期抗旱生理特性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柠檬桉在干热河谷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苗期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梯度的加大,柠檬桉水势急剧下降,柠檬桉叶片保水能力并不强,但细胞质膜透性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柠檬桉是通过渗透调节从而在植株与土壤之间形成较大的水势梯度,有利于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维持度过旱季。在严重的干旱胁迫柠檬桉时仍能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强的树种。
孙永玉李昆崔永忠罗长维
关键词:柠檬桉水分胁迫抗旱生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